刘佳茜的论文笔记


3.17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p>[TOC]</p> <h3>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仿写)</h3> <p><strong>文章出处</strong>:教学与管理 2020年3月20日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为了保障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借助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分析框架,以中小学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为例,可以构建一个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小学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提供有益启示。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一、CIPP评价模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CIPP 评价模式能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全貌,比较重视过程评价和反馈作用,具有计划、组织、实施、再循环的动态评价特点,能够把师生在课程开发、实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纳入评价的主要内容,避免了课程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片面性 1.CIPP评价模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strong>适切性</strong>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特征的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要体现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等理念。 (1)CIPP 模型系统<strong>理念契合</strong>综合实践活动课程<strong>整体取向。</strong>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具有整体取向,就是要求在评价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融为一体,把目标、过程和结果,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等进行统整,融为评价的一个整体对象加以关照,贯彻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CIPP 模型<strong>灵活多元</strong>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strong>复杂取向</strong>。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以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该课程评价的核心目标不但具有阶段性和多维性,而且“显性结果”与“隐性结果”并存,特别是许多内隐特质难以量化且须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 (3)CIPP 模型改进目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取向。在课程评价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2.基于 CIPP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模型</p> <p>二、CIPP评价模型在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构建了一个由 4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42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分为五个等级:A—优秀;B—良好;C—中等;D—合格;E—不合格。 1.背景评价: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开发</p> <p>2.投入评价: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方案 投入评价的重点在于确定课程策略和资源,以帮助课程开发者在组织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方式和策略上作出更客观的决定。这一环节主要采用<strong>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比较分析、小型试验</strong>等评价方法。</p> <p>3.过程评价: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实施 过程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实地观察、跟踪听课、调查、成长记录袋、内容分析等。</p> <p>4.结果评价:考察探究类活动课程效果评价 活动课程效果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和家长评价等。</p> <p>三、CIPP模型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效果与反思 (1)实现课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突出发展导向。 (2)整合了多种评价方式和数据资料,开展科学评价。 局限:只提供了思路,还需要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不断完善。。</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