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路径
<h2>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路径</h2>
<p><strong>文章出处:</strong>[1]魏铭,牛雪松,吴昊.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04):57-63.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深化体医融合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体医融合的缘起与释义
“体医结合”源于美国,是“体医融合”的前身,是美国医院和健身俱乐部高度市场化的产物。
其内涵是运用体育运动方式融合医疗文生治疗方案促使身体恢复、保持与促进健康,其特色在于综合运用运动处方或养生保健等多种体医元素,发挥其在慢性病预防和康复、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我国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困境
2.1行政管理体制失范
政府、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受体制失范的影响,各部门管理职能混乱、协作权责不清、合作意向不足,形成了“条块管理”局面。
2.2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恶劣
目前我国青少年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周末久坐行为剧增。
学校体育存在健康课程开课率不足、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社会体育存在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场地设施老旧、缺乏专业指导员等问题
2.3体态健康科研基础薄弱
2.4主体体态健康素养缺失
青少年体态健康意识薄弱、家人和教师体态矫正专业知识和方法匮乏
(思考:教师和家长如何在与青少年的教学和互动中融洽沟通、相互启发,更好的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3 体医融合视域下“四维一体”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内容
以预防为主导,全方位统筹体制、环境、过程及主体等要素,同时注重导向、标准、科研和教育的作用。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27e9b58b520be7a4f3f61aed693c8f4&file=file.png" alt="" />
3.1体制要素:加大投资,系统互联
后疫情时代,人民的健康意识必然提高,健康理念和途径已由医疗手段向非医疗手段转变。国家应增加体育财政投入比重,加大体育运动理念宣传,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体育参与氛围和硬件设施保障,确保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的效果最大化。
3.2环境要素:硬件升级,舆论引导
青少年是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视听空间
3.3过程要素:健全体系,注重策略
3.4主体要素:提高素养,互促共进
预防青少年常见的体态健康问题,以专题形式实施健康教育,科普关于体态的运动、医疗、营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主体体态健康素养
4 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路径
4.1体制:严抓政策落实,加强体育宣传
4.1.1进一步落实青少年体态健康政策
财政方面:加大学校体育和基础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
教育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的督导检查。
卫生方面:政府和卫生部门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督导检查,健全青少年体质健康检测制度。
4.1.2将体态健康纳入社会发展模型
4.2过程:完善筛查矫正体系,促进健康关口前移
4.2.1以体态健康筛查为关口防控青少年体态异常
人体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决定功能,体态异常会导致关节力线失调、肌筋膜张力失衡、神经或血管卡压等问题
4.2.2以运动处方为抓手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
首先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其次根据大数据制定常见体态异常矫正运动处方库,再次可对存在个性化体态问题的青少年进行线上或线下诊断
4.3环境:改善青少年体育生态环境,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
4.3.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4.3.2将科学训练手段融入学校体育
功能性训练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运动损伤风险、提高动作效率和促进运动水平提高的动作、方法、体系的总和。
4.4主体:体态健康防患于未然,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4.4.1预防体态异常从源头治理
4.4.2以人才为杠杠撬动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体育类院校和医学类院校开设交叉学科,也可“体医双校”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体医资源共享互补
5结语
体医融合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剂良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的政策保障。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体医融合发展的政策契机,促进青少年体态健康,是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本研究对体医融合概念、青少年体态异常防治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维一体”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确立了青少年体态健康促进的现实路径。在厘清当前问题的同时,希望可以引起学界对青少年体态健康领域的广泛关注,不断丰富我国青少年体态健康促进的跨越式发展。
<strong>优点</strong>:本篇文章契合了新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深入剖析了青少年体态健康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体医融合改善这个局面。首先是结构采用“四维一体”包括体制(政府、卫生、教育部门)、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主体(教师、家长、学生)和过程(筛查、评估、矫正)四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体态异常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显得整篇文章清晰明了。文章提出的体育院校和医学类院校开设交叉学科,并后续建设中国新型大学即康复大学,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新方向和建设新趋势。
<strong>缺点</strong>:作者提出的使政府、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各部门形成资源互换、利益共享机制在现实中有些难以落实
<strong>思考</strong>:
1.教师和家长如何在与青少年的教学和互动中融洽沟通、相互启发,更好的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2.功能性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也可纠正青少年体态健康问题。我们如何将功能性训练普及在高校、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
3.其中有很多医学专业名词像足型问题拇外翻和扁平足、上交叉综合征、“O”“X”型腿,一方面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这些身体问题通过运动康复的特殊手段去治疗给我打开新的研究思路:人体身体还有各种各样的隐形问题,是否我们同样可以去用康复学的手段去从根本上预防,或是发生之后有效的去缓解甚至是解决,这有别于医学手段的药物治疗,是体医融合的交叉学科的特殊能力
4.在家长这方面如何使他们更好的吸收、接纳体医结合有关知识,意识到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从而在家庭方面更好的保障青少年体态健康问题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体医融合视域下中年人体态异常防止的现实路径
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体态异常的影响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