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大学生学习获得感: 内涵、价值及生成
<h3>大学生学习获得感: 内涵、价值及生成</h3>
<p>文章出处: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1
研究目的:
文章框架: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1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理论内涵
1.1“获得感”概念的内涵梳理
客观: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抽象的政治权利、公正公平等
主观:主观感受则与收获感、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相关联
获得感的内涵理应涵盖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既属于一种心理状态(动态生成观。强调获得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感受(静态描述观,侧重的是获得感的结构成分)。
1.2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内涵界定
第一类属于外延列举式界定,表述的均是大学生 学习获得感的来源分类。
第二类属于属加种差式界定,表述的是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心理体验属性。
本研究认为:<strong>大学生学习获得感</strong>是指大学生基于个体的目标期待,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把握参与机会,经过一定程度的付出和努力,对获得的客观回报、自身期待达成度、学习生活体验进行再评估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感受。
1.3大学生学习获得感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3.1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要素
1) 资源拥有感。资源拥有感的来源因素包括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就读学校可供利用的各种学 习机会和资源( 设施、服务、制度等)
2) 个人成长感。个人成长感是大学生学习获得 感的核心成分。个人成长感的来源因素主要有: 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升、兴趣和特长的发挥、人际关系的拓展、自我认识的加深、理想和信念的稳固等。
3) 成就达成感。成就达成感是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重要成分,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之后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成就达成感的来源有学业成绩、荣誉奖励、资格证 书、就业信心等。
1.3.2与学习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1) 学习满意度( Learning Satisfaction) 的经典内 涵是指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带给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感受和评价
2) 学习获得感则是学生对目标达成度和获得结果的自我评价。
3) 主观幸福感
2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价值蕴含
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提出,既丰富了人民获得感的外延,也扩展了获得感研究的对象群体,同时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成效提供了一个可参考性的指标,对高校课堂教学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丰富的价值蕴含。
2.1丰富了“人民获得感”研究的内容范围
2.2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3有利于提升和检验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 成果
3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生成过程
3.1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生成理论模型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ff6e3f2bb0549f21b894a609b925797&amp;file=file.png" alt="" />
3.2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条件性因素
个体期待因素 ,自身努力因素,个人获得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