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茜的论文笔记


1.27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形成机制研究

<h3>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形成机制研究</h3> <p>文章出处:职业技术教育 2023 研究目的: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的形成机制 文章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获得感是衡量高职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如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产生更多获得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获得感”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 发展模式和实现共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 要概念 满意度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某一方面或者整体的综合评价,幸福感反映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觉,更加具有主观感情色彩,学生获得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实际利益并获得满足,进而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 获得感表现为学生“期望—参与—满足—认同”的内 生机制和教师“期望—整合—优化—共建”的外生机制协同联动的结果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 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性别、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业成绩对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45访谈过程采用半结构化形式,以“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为主题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包括 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在校期间的获得感及产生途径,二是影响获得感的主要因素,三是提高获得感的相关建议。 (三)数据分析与编码 1.开放式编码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8ff619ef046f0aca47939005a379731&amp;amp;file=file.png" alt="" /> 2.主轴式编码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68c213596381f5ee851a26edc6aaf82&amp;amp;file=file.png" alt="" /> 3.选择式编码 4.理论饱和度检验 三、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形成模型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6011d909ce833d755523a1fa168f3d19&amp;amp;file=file.png" alt="" /> (一)第一阶段:学校的资源供给和学生的内源动机共同影响客观收获的形成 1.资源供给 2.内源动机 (二)第二阶段:学生的客观收获和公平感知共同影响获得感的形成 获得感是对客观获得的主观感受,客观获得对获得感产生正向影响,个体的公平感知影响个人的得失判断,是诱导得失感知结果的可控变量。 1.客观收获 第一,资源认知。第二,成长认知。 2.公平感知 第一,发展机会公平感知。第二,教育过程公平感知。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从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因素,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的形成模型。研究显示:高职院校资源供给(校园支持、人才培养、制度氛围),学生内源动机(心理需求)以及公平感知(发展机会公平感知、教育过程公平感知)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感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资源供给是学生产生客观获得的基础,学生的内源动机促进或阻碍了高职院校资源供给影响客观获得的过程;学生的客观获得是形成获得感的基础,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公平感知促进或阻碍了客观获得影响获得感的过程 (二)对策建议</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