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种植方式与全民健身:体育锻炼参与的南北差异及其文化溯源
<h3>种植方式与全民健身:体育锻炼参与的南北差异及其文化溯源</h3>
<p>文章出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月15日
研究目的:基于南稻北麦的种植地理格局,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探究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对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
文章框架:
在微观个体上,南北地区间体育锻炼参与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差异?目前学界对这一现象关注不足,对此问题的考察不仅可以从学理上厘清影响南北地区间体育锻炼参与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且能够从区域发展平衡视角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1 分析线索与研究假设
1.1体育锻炼参与的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探索
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与市场化水平、地理气候条件、文化因素等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1.2体育起源与农业生产
1.3 南稻北麦种植方式与农民生存策略
1.3.1南稻北麦种植方式与农民生存威胁
一般而言,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 地理分界线:以北地区降水量偏少,温度较低,主要种 植小麦等旱地农作物;以南地区温润多雨,主要种植水 稻等水田农作物。
1.3.2南稻北麦种植方式诱发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Talhelm 等[31] 创造性地提出“稻米理论”,认为稻麦种植方式形塑了南北方文化的差异,水稻区是以邻里互助为基础的集体主义文化,小麦区是以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体系为基础的个人主义文化。
1.4南稻北麦种植方式与体育锻炼参与
事实上,体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北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高于南方。从西周时期将“射”作为“六艺”的一类,到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将 “射”“御”作为选拔贤士的标准,都体现了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48−49] 表明,充分的闲暇时间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闲暇时间越多,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弱;此外,对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调查[50] 表明,没有时间是阻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因此,南稻北麦种植方式通过差异化的时间分配影响个体体育锻炼参与,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促进了北方农民的体育锻炼参与。
假设 1: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是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差异的重要原因。
假设 2: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形塑的生存策略—教 育,是北方小麦区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于南方水稻区农民的潜在传导路径。
假设 3: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形成的时间分配—闲 暇,是北方小麦区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于南方水稻区农民的潜在传导路径。
2 实证策略
2.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微观数据来源于 2010 年北京大学中 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全国 25 省 162 县 635 村的基 线调查数据,包括个体层面的基本特征和体育锻炼参 与情况、农户层面的农业种植情况、村庄层面的经济 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等详细数据。
2.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体育锻炼参与。
(2)解释变量:种植方式。
(3)控制变量。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参加体育锻炼受到自身特征、外在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中介变量。采用个体受教育程度衡量教育水平;根据理论分析,采用受访者除工作以外的其他时间度量闲暇时间。
2.3模型构建
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和村庄 2 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的共同作用,无意于探讨个体与村庄的交互效应,因此假设因变量的截距随群体而异,各群体回归斜率是固定的,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构建实证模型[53]。基准模型表示为: Si = α0 +α1Pi +α2 Ii +α3Vi +µi +εi (1)其中,S 表示体育锻炼参与,P 表示种植方式,I 表示个体特征,V 表示村庄特征,µ表示省份固定效应,ε 表示随机扰动项。
3结构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与基本事实
比较其他因素发现:水稻区农民的平均收入高于小麦区,拥有体育运动场地的村庄比例高于小麦区,说明以往研究提出的经济发展、体育发展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南北方体育锻炼参与的差异;水稻区农民的平均邻里关系水平显著高于小麦区农民(P<0.01),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保持一致。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a96a3b04d0ff512a13949e3388b2dc5&amp;file=file.png" alt="" />
3.2基准回归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5090b10c49a6657fc08ffbb9e0d398d&amp;file=file.png" alt="" />
表明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是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差异的重要因素,北方小麦区农民较南方水稻区农民有更高的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假设 1 得到验证。
3.3作用机制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2fa965206f76b9e811be29a6fc82da6&amp;file=file.png" alt="" />
假设 2 和假设 3 得到验证
3.4稳健性分析
3.4.1基于异质性的稳健性分析
分性别来看,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对男性和女性体育锻炼参与均具有显著影响,北方小麦区男性和女性的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均高于南方水稻区。采用似无相关模型检验分组回归系数发现,种植方式对男性和女性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从分年龄来看,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对不同年龄群体体育锻炼参与均具有显著影响,在任一年龄段,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均高于南方农民。
3.4.2内生性问题处理
采用 2SLS 的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南稻北麦的种植方式是影响南北方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差异的重要因素,北方小麦区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于南方水稻区农民。
3.4.3进一步稳健性检验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f584c4a7fb06d024aad13747d7e671c&amp;file=file.png" alt="" />
总之,无论是使用 PSM 重新估计,还是更换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等,本文核心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是影响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差异的重要因素,北方小麦区农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于南方水稻区农民。
4 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1)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是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我国南方和北方农民体育锻炼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北方高于南方,这与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显著相关。
(2)受教育水平和闲暇时间是南稻北麦种植方式影响南北方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差异的潜在传导路径。
4.2启示
(1)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的南北差异,推动区域全民健身运动均衡发展。
(2)强化体育教育观念,重视体育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保障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大众体育锻炼参与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