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一个新的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理论框架
<h3>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一个新的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理论框架</h3>
<p>文章出处:体育学刊 2023.9
研究目的:从社会网络和知识转移理论的双重视角,创建关于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进而得出关于全民健身深入推进的启示。
文章框架:
以社会网络为基本的研究 视角、范式和分析手段,在体育锻炼群体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下,探索建构体育锻炼群体的知识转移机制,实现对体育锻炼群体知识转移的定性描述。
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2)实地观察。(3)深度访谈。(4)问卷调查。
2理论框架的建构
2.1体育锻炼知识转移
本研究认为,体育锻炼知识是指经过具体整合,又经由实践所确认的各种体育锻炼的语言和文字信 息,以及有关体育运动的信仰、信念、价值、习惯、 经历、磨练、技术、能力等“隐性知识”,其特点包括: (1)多领域知识的整合。(2)必然以体育锻炼实践为目标 导向。(3)体育锻炼知识的本质,只有少部分是显性的, 大部分偏向隐性知识。(4)体育锻炼知识转移很难规范 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5)体育锻炼知识转移效率内 生于体育锻炼的技术性过程和体育锻炼者互动的社会 性过程。
2.2社会网络及其对体育锻炼知识转移的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一组概念和指标研究知识 转移结构和动态过程,其核心指标主要有强度、密度、 中心性、连接性、距离。
3 理论框架的验证
3.1案例概述及方法的交代
实证研究 的目的是探索体育锻炼知识转移机制,剖析社会网络 对体育锻炼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
3.2网络密度分析
密度值越接近 1 说明关系越紧密,体育锻炼的非严肃性,非工作任务特性突出,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强制性活动。
3.3网络结构分析
3.4网络相关性分析
由于咨询网是直接反映知识转移的矩阵,因此,本研究重点进行情报、情感、信任与咨询网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网络中心势及小团体分析
在在体育锻炼知识的转移方面相 对依赖少数几个节点。
本研究将咨询网视为直接反映体育锻炼群体知识 转移的网络结构。为了分析该网络的小团体状况,采 用 Ucinet 软件统计网络中的节点联系,发现不存在“孤 立点”,也就是说,案例中的 30 名网球锻炼者或直接 或间接地产生咨询关系。
3.6核心人物与中心性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群体通常为低密度的社会网 络。总的来看,体育锻炼情报网、情感网、信任网与 咨询网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正关联,情感网与咨询网 之间的佩尔森系数最高,情感度越高,越有利于体育 锻炼的知识转移,印证了运动项目对体育锻炼者有强 烈的情感意义。就中心势分析,体育锻炼知识转移方 面相对依赖少数几个节点;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叉性较 强且联系紧密,促进了体育锻炼知识转移;体育锻炼 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核心成员,教练或体育俱乐部负 责人,扮演着重要的知识传播者角色,而女性体育锻 炼者的性别角色使其也成为知识转移的核心人物。在 体育锻炼的场域中,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于非正式、 开放和网络化的方法。
1)发展自治的基层体育俱乐部。
2)发展核心人物并连接孤立点。
3)发展邻里社会资本。
4)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可达性和可用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