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茜的论文笔记


11.21具身认知视域下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测评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体、技、感3种测评体系的

<p>[TOC]</p> <h3>具身认知视域下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测评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体、技、感3种测评体系的分析</h3> <p><strong>文章出处</strong>:体育学刊 第29卷 第2期 2022年3月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针对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测评体系全群适应性与发育评价全面性之间一直无法协同的问题,从具身认知观视角对体、技、感 3 种普适性较强的测评体系进行深度剖析。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具身认知观的理论内涵 该理论主张主客一体,即心智在大脑中、大脑在身体中、身体在环境中,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决定心智的性质和内容。并且,强调身体的不同活动方式与不同的神经系统通道对人的认知具有塑造与制约作用。 具身认知观主要表现出以下 4 个特征:(1)身体参与认知。即身体介入人的认知过程,影响人们思维、判断、记忆、分类和概念的形成。(2)知觉是为了行动。(3)意义源于身体。即意义的产生离不开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人们概念的形成、语言的表达以及做出的判断也是基于身体的运动图式。(4)不同身体造就不同思维方式。 2 具身认知视域下体、技、感 3 种测评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2.1具身认知视域下身体素质测评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身体活动图式负荷能力体系建构完善。 2)不足:割裂体育与认知之间的天然联系。 2.2 具身认知视域下基本动作技能测评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全人化育人功能效能提升。 2)不足:身体活动负荷能力规定性与全年龄段的适切性不足。 仅用基本动作技能测评体系指导幼儿体育教育容易陷入唯技能论的惯性思维里,而忽视人类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能力的发展问题,致使身体在担任儿童生活、运动、学习等多方面的持续性工作时,因身体素质“储存库”储备不足而出现供应乏力现象。 2.3 具身认知视域下感觉统合测评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全人化教育发展策略突出。 感觉统合测评体系是通过儿童行为从触觉、前庭觉、本体觉、感知觉、专注力、社交等多种能力发育的视角进行评价。既关注了学前儿童身体生理机能的发育,同时也关注了儿童情感、认知、判断、思维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感觉统合测评体系在评价儿童发育方面更具全面性、实用性、基础性. 2)不足:对全人群儿童发育水平预测的灵敏性不足。 正因该测评体系过多关注身体发育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忽视了人类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和持续递增的发展顺序,从而使得该测评体系对发育良好儿童的检测效能不足,也容易误导人们因儿童某方面的相对发育弱势而将儿童看作是问题儿童的错误认知,进而影响为正常儿童发育提供科学合理的有效促进发展策略,给普通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阻碍。 3 具身认知视域下我国幼儿体育教育测评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 用宽泛思维构建以身体活动为主体范式的全人教育发展观 站在身心一体化的具身认知观视角下,新时代学前儿童的体育教育测评体系要想充分施展其效能促进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得打破原有幼儿教育的并列式条块分割模式,建立以身体活动为主体范式,且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元素与之协同发展的整体观。 通过宽泛的思维构建以身体活动为主体范式的体育测评体系,才能既植于生理层面的脑神经塑造、身体生理机能提升,又植于心理层面的认知、思维、判断、专注等多种能力发展,进而满足新时代学前儿童发育发展的真正需要和实现需求。 3.2 突出人类动作发展规律的效能 体育教育的测评体系只有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规律才能确保其全年段的真正实效性。 3.3 注重行为表现全过程的量化评价 认识和理解儿童的关键是弄清楚隐含在其行为之中并发挥支配作用的儿童内在的意识世界、观念世界、精神世界或意义世界。 具身认知观的出现,使我们明确身体活动对人全面发育和发展效能的首要核心地位。所以,我国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关键就是幼儿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strong>优点</strong>: 出发点,研究方向很新颖,从具象认知视域下去分析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测评体系,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认知 <strong>思考:</strong> 1.我国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关键就是幼儿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如何协同国家、社会、家庭这种测评体系</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