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茜的论文笔记


1.13运动健身参与如何影响社会归属感*———基于网球运动健身者的质性分析

<h3>运动健身参与如何影响社会归属感———基于网球运动健身者的质性分析</h3> <p>文章出处: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月 研究目的:通过与经常参与网球活动的健身者的深度访谈,对运动参与提高个体归属感的实践展开研究,探索提升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因素和措施,构建运动参与提升社会归属感的理论机制模型。 文章框架: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归属感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变量,Gerson 把社会归属感定义为个人对于某一地理区域及其邻 居交往、社会参与和个人资源等主观的情感 因此,研究运动参与和社会归属感之间 的关系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区整合和促进 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 2.2资料收集 2.3样本选择 本研究在符合理论性抽样下结合差异性抽样原 则,在确保受访者是我国社区居民的基础上,选择共同参与网球项目运动的成年人群体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16名 2.4资料分析的操作 3资料编码结果及理论构建 3.1开放性编码 3.2主轴编码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161f8194c931198c582281f442c28d5&amp;amp;file=file.png" alt="" /> 3.3选择性编码 本文基于典范模型形成了一条初步故事线: 网球爱好者运动参与体验的变化是其运动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在运动参与重要性的中介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组织承诺应对方式,最终导致了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变化并改变和丰富了 “运动参与—社会归属感”的单一作用关系。 个体仅仅出于自身固有的道德感而对网球组织产生的某种忠诚行为。而网球爱好者的社会归属感又因为其组织承诺的强弱而变化.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bf54041d12dc20e1f60e859497e8777&amp;amp;file=file.png" alt="" /></p> <p><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bd47e688cb1025ab1fe5611303b7290&amp;amp;file=file.png" alt="" /> 本文在编码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运动参与、组织承诺和社会归属感 3 个主范畴,并通过故事线形成以上理论模型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bac0518203b3299a01e35593195d907&amp;amp;file=file.png" alt="" /> 4结果讨论 4.1运动参与体验与认知评价机制的结果分析 运动参与作为身体和意识联动的个体行为表 现,主要涵盖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方式和参与体验。 4.2组织承诺作为核心范畴的分析 承诺理论认为,组织承诺反映了个体与组织的 一种联结关系,它是一种个体对于组织的不成文的 心理契约。依据认知不协调理论和一致性理论,个体行为路径会自我修正从而避免与组织成员不一 致 4.3社会归属感主范畴的分析 通过主范畴概念的提取将社会归属感变化的表现划分为 5 个概念维度,分别是社会认同、社会互动、社会信任、社会成就和社会价值观。 本文发现社会归属感作为运动参与体验和应对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一定条件机制下还具有反推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网球组织中所获取到的社会认同感会反向推进个体对于组织的感情承诺。 5结论 本文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基于网球项目参与 者的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探索了在体育组织的框 架内提升个体社会归属感所需要的因素和措施,并建构了运动参与提升社会归属感的理论机制模型。通过运用典范模型进行故事线的梳理,结果显示组织承诺可以作为核心范畴统领运动参与和社会归属感。组织承诺作为应对过程可以促使运动参与体验在认知评价机制下顺利转换得到应对的结果,即其社会归属感变化,其公式为(强/弱) 组织参与 + (强/弱) 组织承诺 = ( 强/弱) 社会归属感。这是一 一对应的过程,即在认知条件机制下,强组织参与也对应强组织承诺。</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