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基于 CiteSpace 的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p>[TOC]</p>
<h3>基于 CiteSpace 的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计量学分析</h3>
<p><strong>文章出处</strong>: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第42卷 第1期 2022年2月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随着功能性训练理论建构的需要,功能性训练的性质与定位模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对象与样本孤立、立论与推论简单、重复性研究有余而差异性和本土化研究不足等问题出现。因此有必要梳理与比较近期国内外功能性训练的研究成果,理清其性质、定位和范畴,校正错误认知,明确该领域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透视未来研究趋势,为中国功能训练理论体系本土化建构提供依据和支持。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
时间跨度为2010—2020 年,检索时间为 2021 年 4 月 4 日。CNIK数据库共检索出索引文献 354 篇;WOS 数据库共检索出索引文献 511 篇。
1.2研究方法
采用知识图谱进行文献分析,选取能完成 CNKI数据库处理的 CiteSpace 5.5.R2 版本作为研究工具,运用关键路径算法对筛选后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2 国内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 发文量与时序分析
各阶段中发文量峰值与奥运年有一定的相关性:学者在 2012 年和2016 年注重功能性训练对当年奥运会的预测性或应用性研究;在 2017 年,研究者既有应用性研究,也有了验证性研究的尝试;2019 和 2020 年的研究发文量则兼具了以上两个特征。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d2740aa7a3fbd7b0f9e4510fff78334&file=file.png" alt="" />
对滑动平滑模型进行一阶求导,计算得知,截止至 2020 年,2 条曲线均未到达拐点,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明显的活跃期且理论发展并未成熟。
2.2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2.2.1我国功能性训练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d4c29d4e5f5488ca76f84d87a39a7f0&file=file.png" alt="" />
节点数明显大于连接线数,说明我国功能性训练研究作者合作整体趋于离散状态。
2.2.2国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7a5ecb1841db5d20285606dbce0497e&file=file.png" alt="" />
连接线数明显大于节点数,说明国外研究者合作较紧密。
2.3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2.3.1 我国功能性训练研究的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1df22877dd7b717aa923b8951cc948d&file=file.png" alt="" />
我国功能性训练研究机构合作少且分散,而有合作的机构又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
2.3.2 国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0e97a18882346d7caa9fe87901bd27e&file=file.png" alt="" />
2.4 发文国家合作网络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5d175e2b7907081188133adfa2910e4&file=file.png" alt="" />
国内功能性训练研究没有国际合作。国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文献合作来自 65 个国家。
3 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3.1.1 国内高频关键词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d349ff6c9003c1cc04fcdc385652c3c&file=file.png" alt="" />
(1)功能性训练研究中文文献中频次最高的为“功能性训练”“体能训练”“功能性动作筛查”等关键词。这些主题主要体现了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内涵、本质、结构、体系、特点等内容。
(2)“运动损伤”“专项”“身体素质”“竞技体育”“体质健康”“康复”等涉及功能性训练干预内容的关键词频次也较高,这体现了功能性训练在实践层面的研究。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是功能性训练的研究重点,运动损伤的根源是关节灵活性不足、动作不稳定、肌肉力量不足、疲劳 等导致肢体不对称和出现代偿性动作等;通过功能动作筛查、激活软组织训练、平衡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和动态拉伸训练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经过专门的功能性动作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水平,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恢复机体动作。
(3)“青少年”“特殊人群”“高校”等关键词反映了功能性训练的主要关注对象。军人、消防员、公安警校学生、防暴人员、高校学生、中小学生等群体是功能性训练重点关注的群体。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专项素质 、稳定性、技术掌握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和军警人员的不良体态、体质健康 和运动损伤预防也有一定作用。
3.1.2 国外高频关键词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e76eac70bccad47b14fe0abcde7c827d&file=file.png" alt="" />
(1)“exercise” “functional training” “strength” 等是最高频次关键词,反映了功能性训练中的基本理论、训练内容及功能性训练群体的运动特征。
(2)反映功能性训练功能、效用的关键词频次也较高。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对人体的运动表现、体力活动、机能恢复、健康、生活质量等有一定的改善与提升。
一些研究结合了流行病学的分析视角,认为功能性训练、结合节律性听觉刺激(RAS)的功能性训练能增强阿尔茨海默症病患、帕金森病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和改善步态;抗阻力量训练对踝关节不稳者、半月板切除患者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平衡能力、肌肉力量和功能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侧手臂训练(BAT)、机器人辅助上肢训练、ECC 超载飞轮阻力训练 、最大力量训练 、功能性训练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通过教练机(Balpro)的平衡控制训练、调整跑步机配速的步态训练等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功能表现;功能性电刺激辅助跑步机设备配合体重控制的训练(BWSTT)、运用动觉能力训练器(KAT)的动觉能力训练等对急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3)“old adult” “adult” “stroke”是功能性训练的主要关注对象。功能性训练可以影响成年人的身体成分、运动表现、身体素质,增强神经功能,预防功能衰退等。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3.2.1 国内关键词聚类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326d880667921769e8c35f96cfcad19&file=file.png" alt="" />
(1)功能性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这一类研究主题下通常关注功能性训练的基本理论和训练内容,反映了功能性训练的定位与学科边界,即功能性训练属于体能训练的一部分,是为保障实现运动员的运动任务而设计的
(2)功能性训练的功能研究。这一类研究主要是探析功能性训练的功能与机制,经过筛查评估运动损伤后,运用功能性训练手段进行纠正、巩固和加强训练,以起到预防运动损伤和帮助运动损伤恢复的作用,其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是解决或提高人体运动功能障碍。
(3) 功能性训练的研究方法。功能性训练研究的一般范式大都采用典型特征对象的干预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4 周或 8 周)以设计的训练模式,检验功能性训练效益。
3.2.2 国外关键词聚类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0cf555335872cfb65a64607b6eacb0c&file=file.png" alt="" />
(1)功能性训练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这一类研究主题通常关注功能性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以及功能性训练群体的训练学、生理学、营养学等特征。
(2)对肢体易损伤人群的预防研究。这类研究群体主要包括军人、不参与运动的成年人 、老年人、脑卒中患者 、儿童等
(3)对一般动作功能下降人群的康复研究。这一研究常采用 CrossFit [78] 训练、功能性平衡训练来加强薄弱链的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和肌肉的感知协调能力,以预防因肌肉力量或关节柔韧性不足而产生的损伤。
(4)对各类疾病患者动作功能下降的康复研究。这类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将功能性训练视作运动干预手段,实现对脑卒中、脑瘫、肺病、风湿病等各类因疾病引起的动作功能性下降患者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并将其与辅助设备共同训练,检验康复效果。
3.3 研究热点分析
3.3.1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067f351fa3593febd65a4942000bdd19&file=file.png" alt="" />
3.3.2 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9514a662339037da8d231b7e0bf66f7&file=file.png" alt="" />
2014—2018 年,探讨最多的是功能性训练计划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力量和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国外功能性训练关注人群从“older”向“adult” “women”“aging”群体转变,研究样本从弱势群体向一般群体偏移。由此可知,外国功能性训练的相关研究仍处于上升期,如何在健康人群中运用适宜的功能性训练手段进行运动干预,以达到提高运动表现和适应性、降低损伤风险将是外国功能性训练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4 小结与启示</p>
<ul>
<li>本文运用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近十一年来国内外功能性训练研究文献进行了挖掘和梳理。分析发现,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成果发文量逐年增长且呈奥运周期依附性阶段特征。尽管我国功能性训练研究起步稍晚,但也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li>
<li>我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是发文量较多的机构。闫琪、赵焕彬、任满迎、姜宏斌等人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国外研究则以 Kansas State Univ、Kennesaw State Univ和 Univ Fed Sergipe 等机构和 HEINRICH K M 和 FEITOY 等作者为代表。通过国家合作网络发现,我国的研究者缺乏直接的国际合作;反观外文文献,美国、巴西、中国和德国的作者合作频数大,并且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比利时的作者合作较稳定。</li>
<li>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视角和范式有别,中国学者更加关注功能性训练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对象多为运动员、青少年和军警人员。国外学者集中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康复与矫正及其机理、方法与价值。</li>
<li>纵观十一年来中外功能性训练研究成果发现,运动员群体的体能训练、损伤康复,普通中老年人的个性化康复处方和高强性间歇与功能性训练的结合干预路径是国外功能性训练研究的热点。</li>
<li>未来我国的功能性训练研究应当致力于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的完善。为此必须在本土化研究、大众群体干预和交叉学科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strong>建议</strong>:
1.推进功能性训练研究的本土化研究。重点关注“高强度功能训练基本理论与适用性”“功能性训练者的训练特征”“女性、青少年等一般群体功能性训练的应用”“流行病患者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主题。
2.加强大众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功能性训练干预研究。以“老年人”“女性”“青少年”“运动员”“消防员”“军人”等群体为功能性训练研究的重点对象,在“高强度功能训练”与“一般综合性训练”,“运动能力”与“运动表现”,“损伤预防”“实时干预”等方面探讨功能性训练对不同群体样本的干预模式、干预目标、个案的类型与特征对干预效果的影响。要充分考虑被试者的特征、干预模式和干预目标等因素,为被试者制定最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
3.我国学者应在坚守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的基础上,将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和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生化学、运动技能与运动力学综合应用于功能性训练研究之中,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功能性训练知识、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国际功能性训练研究领域掌握一定话语权。
<strong>优点</strong>:总结国内外功能性训练热点研究问题,提出了我国与国外研究差距,为我国接下来的功能性训练研究问题提出建议和方向</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