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
<p>[TOC]</p>
<h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h3>
<p><strong>文章出处:</strong>体育学刊 第29卷 第2期 2022年3月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旨在通过学生多样化项目体验,发现符合个人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体育素养。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背景与成因
1.1新时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学校体育应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来支撑。<strong>体育教学多样化能够成为解决我国中学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学单一、片面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strong>
1.2初中年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现实需求
按照“学习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文化性和社会性”规律,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第二次高峰阶段,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运动机能处于蓬勃成长、急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多数同学受性别、个性、原有运动基础、教师专长与教学水平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对不同运动项目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态度。
多样化体育教学通过“多样化”“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连贯性的知识积累,抓好教学设计与学习迁移环节,<strong>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做好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的衔接,有助于良好运动锻炼习惯的养成。</strong>
1.3运动技能教学一体化衔接有效尝试
上海市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实质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接小学体育兴趣化,培养兴趣发展基本运动能力;二是为高中体育专项化做准备。
学生如果没有初中体育“多样化”的运动体验过程,小学体育“兴趣化”所萌发的参与运动坚毅精神与展示运动技能的光荣感会逐步消减或丧失,还会错失学生运动技能的最佳提升期;高中体育“专项化”的出现可能仅是按照体育兴趣选取没有实践基础,以致个别项目选项人数过多,或者学生之间专项运动技能差异过大导致水平层次不齐。由此可见,初中体育多样化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一体化衔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尝试。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2.1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本研究认为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经历多种运动项目练习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项目体验,发现符合个体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体育素养的过程。
2.2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要素构成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涵盖以下 3 个视点:其一,核心素养是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引领;其二,在多样化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多样化的运动体验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其三,养成良好体育素养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健身行为。
2.3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是项目开展注重多元体验,挖掘兴趣需求。二是教学流程注重层次递进,强调前后承接。(实现小学注重培养基本运动能力,初中注重多样化项目体验、培养基本运动技能,高中注重专长发展的一体化发展目标。)三是教学方式注重多元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改革关注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互补性,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实施多形式协同、个别化教学,积极探究灵活安排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优化组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3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体系构建主要体现为内容多样、方法多样、组织多样、评价多样、体验多样 5 个方面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ae712bd5d997007fed5e62f494c72ab&amp;file=file.png" alt="" />
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示例进行具体阐述。
3.1教学<strong>内容多样化</strong>: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本位进行“层次性”结构设计
学科素养”本位下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
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教会学生懂得每天参与体育锻炼、平衡营养饮食的方法,帮助学生懂得运动损伤处理知识,避免运动过程中意外损伤的产生,认识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养成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发展。需要说明的是,<strong>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学科素养三要素</strong>,只有以运动项目为中心,三要素进行整体性的结构设计,方能实现运动项目的完整性体育教学。
3.2教学<strong>方法多样化</strong>:注重问题、情景、层次、结构化教学方式与内容相联结
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教学方法选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凸显问题化。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宜采用传统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认知建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运动知识时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二是注重情境化。情境化的体育教学,是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将<strong>知识点、技战术融入复杂情境之中</strong>,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与学习内容联结,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本质特征体现为:基于生活、结合项目、形象生动、内含问题。
三是注重层次化。运动技术动作的教学既要注重内容间的整体联系,更要注重运动技能进阶的层层递进。
四是力求结构化。注重运动技术的整体性学练。同时,挖掘项目的德育元素,兼顾相应的专项体能练习,达到技术、体能、德育培养的有机统一。
3.3教学<strong>组织多样化</strong>:以单元教学为重心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宏观层面理论设计,更需要微观层面的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是实现学科素养深度教学的有效杠杆,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到学段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最后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则是形成有效教学的保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小单元教学可分 6 次课时进行,具体实践路径为:一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二是确定层次性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三是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四是选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联结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关注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互补性,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教学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以上程序式的教学组织设计,增加了教学组织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形成学期、单元、课时一体化的教学组织衔接体系,促进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4教学<strong>评价多样化</strong>:在多样化基础之上实现与中考体育内容有效对接
3.5运动<strong>体验多样化</strong>:形成认知、身体、情感多元体验的有效融合
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在多样化体验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运动技能,更重要的在于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3e949e0bc6d1133f19bdeff415f8c2d&amp;file=file.png" al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