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基于 CGSS 的相关数据
<h3>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基于 CGSS 的相关数据分析</h3>
<p>文章出处: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9
研究目的:采用 2012—2018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的相关数据,探究我国居民体育锻炼、未来医疗支付保障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对其健康水平的调节作用,并从城乡、学历、性别等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
文章框架:
<strong>《“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strong>
本研究探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 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以期为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促进我国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依据。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假设 1:我国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能显著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研究假设 2:我国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能减少对未来医疗支出增加的担忧和消除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能增强主观幸福感。
研究假设 3:居民当前健康水平影响其对未来医疗支出的判断,并能强化其体育锻炼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体育锻炼、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设计
2.1数学模型构建与评估方法
1)基准数学模型。本研究中的变量包括居民体育 锻炼、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等,其中的个体特征、区 域差异中的城市层面因素等是控制变量。由此,本研 究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构建如下数学模型。 Yijt=β0+β1Pijt+ β2Xijt+β3Dji+μijt
2)中介机制数学模型。本文在基准数学模型(公式 1)的基础上,列入体育锻炼和未来医疗支付保障交互项验证体育锻炼是否通过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和加强未来医疗支付保障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中介机制数学模型如下。 Y<em> ijt=ɑ0+ɑ1Pijt+ɑ(2 Pijt</em>Mijt)+ɑ3Mijt+ɑ4Xijt+ɑ5Djt+μijt
3)调节机制数学模型。在基准数学模型[公式(1)] 和中介机制数学模型[公式(2)]的基础上,以公式(2) 的估算结果为依据,分析居民的健康水平对其进行 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数学模 型如下。 Yijt=ɑ0+ɑ1Pijt+ɑ(2 Pijt×hijt)+ɑ3hijt+ɑ4Xijt+ɑ5Djt+μijt 3), Mijt=γ0+γ1hijt+γ3Djt+μijt 4)
2.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的数据 统计年始于 2003 年
2.3变量选取及赋值
1)被解释变量:居民主观幸福感。2)核心解释变量:体育锻炼。3) 中介机制变量:健康水平与未来医疗支付保 障。本研究中的健康水平主要指的是身体健康。4)调节机制变量:健康水平。5)控制变量:如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以下简称“BMI”)、 受教育程度、城市区域人均 GDP 等
2.4描述性变量统计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ee93ea817db582b3c83809c19aff3c0&amp;file=file.png" alt="" />
3体育锻炼、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的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3.1体育锻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实证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5c08788c1ce28422c1da59dda72a2f3&amp;file=file.png" alt="" />
由表 2 可知,随着不同控制变量的逐渐加入,体育锻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效应值始终为正数,说明结果稳健。由此得出,体育锻炼可以正向增强居民主观幸福感,验证了本研究中的假设 1
3.2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07c8704ff2e6b63bd763bce74a463723&amp;file=file.png" alt="" />
表 3 的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未来医疗支付保障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即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其购买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商业性医疗保险。表 3 的数据还显示,居民未来医疗支付保障的确定性能显著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4体育锻炼、健康水平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分析
4.1异质性检验
1)城乡分组回归分析结果。
2)教育分组回归分析结果。
3)性别分组回归分析结果。
4.2健康水平在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体育锻炼和健康水平的交互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出显著性
5模型内生性和稳健性分析
5.1模型内生性检验
5.2模型稳健性检验
1)更换变量:30 min 体育锻炼。2)更换评估方法:稳健回归。3)更换样本:将样本更换为“中国健康与养老追 踪调查”的相关数据,检验模型的稳健性。
6结论
本研究从体育锻炼角度出发, 基于 2012—2018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相关数据详 细分析了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增强主观幸福感,同 时验证了居民健康水平对其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与强 化作用,最后对模型的异质性和稳健性进行了检验。 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受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能显著增强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加入性别、家庭成员人数、受教育程度、BMI 指数、健康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商业性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商业性养老保险等控制变量后,受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仍能显著增强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2) 受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其购买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商业性医疗保险,还可以减少对未来医疗支出的顾虑和预防性储蓄、增加当前消费及强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3)乡村受访居民、低学历受访居民及女性受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对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通过更换变量、评估方法及样本对基准数学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受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增强自己的主观幸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