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陪的论文笔记


11.17 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及优化策略

<p>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及优化策略 体育文化导刊 2022年4月 第4期</p> <p>研究目的: 运用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归纳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短板,并提出优化策略。</p> <p>文章脉络: 1 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历程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发生、发展,其基本脉络贯穿于北京冬奥会申办与筹办的不同阶段,并于北京冬奥会保持同频共振。 1.1 申办初期的倡导性动员 2015年初,北京冬奥会委将“在中国数亿青少年开展冰雪运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作为一项庄严的国际承诺。此时冰雪运动进校园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政策,而是具有较强象征性意义。 1.2 成功申办后顶层设计的完善 冰雪运动进校园实现了从符号型活动到实践探索的转换。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将冰雪运动进校园上升为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在全国开启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战略性实践。 1.3 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以来的创新实践 平昌奥运会落幕之后,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同时也进入冰雪运动进校园顶层设计的深入落实阶段。我国南方各地冰雪运动进校园项目也相继启动,并涌现出许多精彩的案例。 2 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 在较短时期内,冰雪运动进校园从零星、局部的活动发展为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实践。 2.1 组织化的动员机制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1be51ac392d97f9f6142f38763ef4e2&amp;file=file.png" alt="" />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组织化动员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是动员主体;(2)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组织体系;(3)自上而下的动员逻辑;(4)多元化的动员逻辑。 2.2 多主体的参与机制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506a8c739e1eb5252beedfdf0cf22f6&amp;file=file.png" alt="" />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实践进程从现实角度为我 们描绘了多主体参与的基本图景:(1)政府部门建立了分工相对明晰的责任清单;(2)冰雪类社会组织及企业纷纷参与冰雪赛事举办和大众冰雪健身服务供给;(3)国内一些体育院校先后设立冰雪运动专业,成立冰雪运动学院,充实冰雪人才队伍;(4)以冰雪运动特色校为龙头的大中小学加强冰 雪课程建设。 2.3 制度化的保障机制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9eda73927daaab5b3a94194892f10a1&amp;file=file.png" alt="" /> (1)政策保障层面:为保证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开展,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2)资金保障层面:政府部门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3)科研保障层面:近几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均涉及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推广问题。 3 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短板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尽管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但仍存在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的短板问题。 3.1 组织化动员方式存在自身局限 (1)通过组织化动员方式发动起来的参与者,更多地带有被组织、被参与地性质,无法转化为主动地行为; (2)在政府力量隐退或政策红利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失去参与积极性和热情; (3)一些学校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意在完成“指标”“考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 3.2 社会力量尚显不足 (1)我国冰雪运动类社会组织大多基础薄弱、能力欠缺; (2)冰雪运动进校园更多地体现为企业力量的借助和介入。但由于冰雪培训市场兴起时间不长,行业内难免鱼龙混杂。 3.3 缺乏具体化配套措施 (1)国家政策鼓励青少年参 与冰雪运动,但地方层面对冰雪运动企业的减税、降税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不足; (2)导致了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需要跨越较高的消费门槛,很多家庭无力承担; 4 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机制优化策略 4.1 强化社会化动员,实现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有机结合 (1)要突破单纯依靠国家和集体推动的“独轮驱动”,变成靠政府、社会、市场、学校等共同推动的四轮驱动; (2)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 (3)要区分不同动员对象, 实施多元化动员策略。 4.2 培育壮大社会力量。提升服务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能力和质量 (1)在政策支持下,鼓励冰雪运动类社会组织、企业、培训机构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2)通过政府购买、项目扶持等方式委托社会力量承担师资培训、课程提供、竞赛训练体系搭建等专业事项,提升社会组织及企业的服务能力; (3)建立评估制度,研究具体标准和细则,对社会力量的资质、信用、场地、赛事、服务等状况开展综合评价。 4.3 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实现顶层设计与地方措施有效耦合 (1)加强教育、体育、税务、市场监管等各个政府部门规划的衔接,保证部门的合力; (2)需要在配套补贴、奖励等方面给予企业、社会组织及学校一定的政策优惠; (3) 应继续加强冰雪运动标准化建设; (4)加强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教学指南、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的建设。 4.4 注重文化引领,着眼促进内生动力和外力驱动双向机制 5 结语 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推进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变外力驱动为内力驱动,唯有如此,方可实现最大程度地资源动员。</p> <p>思考: 1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合理性。 2 可以创办冰雪运动类学校,是否是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另一种形式。</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