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大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研究
<p>大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研究</p>
<p>吴晨馨 曲阜师范大学</p>
<p>摘要:
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因健康问题而休学甚至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网瘾、肥胖、“阴柔化”趋向以及身体羸弱或体质弱化问题高频出现。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与其对运动是否感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运动兴趣实际上已成为参加运动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之一。
大学生运动兴趣
形成和发展遵循两种运动兴趣发展路径,一种是遵循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另一种是运动参与生成个人兴趣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科学的体育活动和运动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大学新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如何正确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不仅是高校体育活动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个人体与社会的长久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来探索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路径以及影响因素。这使得本研究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度。就是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运动兴趣培养和保持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本研究针对特定领域内的兴趣发展,促进了心理学与具体学科的融合。
2.实践研究表明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不是兴趣发展的唯一路径,针对特定的运动领域更是如此。
3.过往的兴趣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但本研究创造性的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式。
1.3.2 现实意义
近年来体质健康标准也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所以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培养起对于运动稳定的兴趣。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不仅发现了运动兴趣发展的两种路径,还讨论了影响运动兴趣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大学生培养运动兴趣提供了切实准确可执行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兴趣的定义
2.2 兴趣的分类
2.2.1 情境兴趣
国内学者陆遵义、沈建华等五位专家将 Chen 编制的体育情境兴趣量表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编译,修订了体育情境兴趣量表。
关于情境兴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文本特征、任务特征和先前知识等对情境兴趣的影响。认为影响内容情境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的偶然性、特征的可辨性、任务的水平以及结构方面的特征包括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及具体性和生动性等。
2.2.2 个人兴趣
由于某一活动任务的个体兴趣是通过活动任务本身的认识和价值所确定且难以改变,因而在教育中利用学生的个体兴趣比较困难。也正因如此,以往的研究者大都将目光集中在比较容易控制的情境兴趣上。
2.2.3 情境兴趣与个人兴趣的关系
2.3 兴趣的功能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凡是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易记住,并且也记得牢些,反之,凡是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记得慢,也不易把它保持在记忆中。
兴趣的适应性功能。一种兴趣的定义将兴趣视作一种基本的情绪。某些对于兴趣的定义并不把兴趣作为一种情绪类型。但这些定义都承认兴趣的一个成分便是积极情绪体验。
兴趣可以促进自律和意志。如果对于参与的任务感兴趣,就会有更多的自律。当一个人对某物感兴趣时,便会产生惊人的意志和勇气,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这一过程,也锻炼了人的意志力。
运动兴趣的功能。人格特征影响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 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进行指导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向完美方向发展。
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说明运动对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促进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2.4 运动兴趣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变化性。如果有积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则运动兴趣能得到良好的维持和发展;否则运动兴趣就会减弱。
2.4.1 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个成分,两种期望共同决定着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自我效能感与兴趣的关系是相互的。首先,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兴趣发展。其次,发展良好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4.2 适宜的复杂性和难度
任务或活动难度过低而导致的无聊感;而任务或活动难度过高会带来的挫败感。学生任务的复杂性和难度水平,应该确定在一个适当的程度。唯有在这个区间内,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得以保持,潜能得到发挥。难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4.3 持续的参与行为
运动兴趣领域反复提及运动参与的重要作用。持续的行为参与不仅是运动兴趣形成的标志之一,还是促进兴趣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发展、成熟甚至消退,终究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和有意识的调节,任何致力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举措,只有在得到学生认同并加以内化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实际效用。
2.4.5 成功的经历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个体自我体验的影响,是形成兴趣所必须的内在力量。成功能带来兴趣。人们总是喜欢从事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针对体育运动兴趣的研究发现,注意力、探索性和愉悦感对运动情境兴趣体验均具有正向解释作用。
2.4.6 遗传的因素
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上的特征,是个体兴趣产生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遗传素质为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一个人的兴趣能否形成,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程度如何,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2.4.7 家庭和朋友同学的影响
朋友同学的作用。集体项目锻炼坚持的时间较长,集体项目可以创造更好的运动氛围,起到一个带动和激励的作用。
家庭的作用。许多事实表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有机结合,对人的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当代体育传媒的作用。在新时代,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呈现新变化。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性、选择性、稳定性这是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明显特征。
2.4.8 知识的积累
与自我效能感类似,知识积累与兴趣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对某一特定领域知识的积累对兴趣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次,发展良好的兴趣可以促进后续知识的积累。
2.5 兴趣的理论
2.5.1 兴趣发展的四阶段理论
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提供了一个关于兴趣如何发展和强化的模型,阐述了各个阶段中影响因素如何发挥其作用以及四个阶段模型描述了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在情感和认知方面的不同。
以下是四个阶段的具体特征:阶段一,激发的情境兴趣阶段。阶段二,维持的情境兴趣阶段。阶段三,最初的个体兴趣阶段趣。阶段四,稳定的个体兴趣阶段。
2.5.2 兴趣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兴趣的三阶段理论把“有趣”视作兴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兴趣的中间阶段。“志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兴趣发展的最高阶段。
2.5.3 兴趣的评价模型
“新颖性——复杂性和可理解性”评价模型适用于不同情境的综合性兴趣理论,满足了理论与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2.6 运动兴趣培养关键期
目前国内国外都有许多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运动兴趣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兴趣特点。其次是影响不同年龄段运动兴趣的主要因素。
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首先有其生理学基础。运动需要假说理论也为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提供了理论支持。
2.7 运动参与生成个体兴趣的理论基础
本路径的第一个要素是频繁的运动参与。本路径的第二个要素是成功体验和积极情绪。
本研究假设:先参与某种体育活动,积累成功经验,最终形成稳定运动兴趣是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另一路径。持续的运动参与和积极情绪是兴趣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方法
3.1.1 质性研究
1.扎根理论
2.访谈法
3.1.2 个案分析
3.1.3 文献研究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cf36dfde40018930553a8fdf91f0d5b&amp;file=file.pn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1ef455eab0cca99d69d861930237e85&amp;file=file.png" alt="" />
3.2.2 研究工具
3.3 研究过程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192e7ceed8966b43eecaf0ecc64ee43&amp;file=file.png" alt="" />
3.3.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3.2 正式访谈
3.3.3 访谈资料转录与整理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影响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的质性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34dbb74c801c9a1382d689e48e600e8&amp;file=file.png" alt="" />
4.1.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定的自我效能感是运动参与的保证,可以促进运动的积极性,增加运动参与和身心投入。另外,自我效能感还是一种重要的积极反馈。
4.1.2 自律与坚持的影响
在兴趣发展的最初阶段,没有愉悦感是正常的,要鼓励自己,暗示自己一定可以的。
4.1.3 成功经验与积极情绪的影响
积极情绪包括运动过程中的身心愉悦、情绪宣泄、自我控制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以及跟朋友交往的快乐等;成功经验包括比赛胜利、身体强壮改善了人际交往状况,提高了自尊自信水平,改善了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成功瘦身等。
4.1.4 适宜的运动难度与强度的影响
适宜的运动难度与强度可以使运动者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过高的强度和难度会损伤自我效能感,降低运动积极性。
4.1.5 家庭和学校氛围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习,家长可以有效的灌输大学生对于运动的价值认同,可以成为大学生运动的重要的外部动力。而学校可以提供运动的机会和必要的设施,对于运动兴趣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作用,但不具备发展作用。
4.1.6 朋友同学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朋友同学。首先在兴趣发展的初期,朋友的作用是丰富且强大的。到了兴趣稳定发展的阶段,朋友可以提供情绪支持。
4.2 遵循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的质性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4506bff94180d2bd4c0d3d8a0964bb7&amp;file=file.png" alt="" />
4.2.1 激发的情境兴趣
首先,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激发的情境兴趣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兴趣不稳定、持续时间短。在本研究中,激发的情境兴趣大多产生于跟父母或同学一起观看比赛。
4.2.2 维持的情境兴趣
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维持的情境兴趣阶段。当个体的情境兴趣被激发后,想要向下一阶段发展就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4.2.3 最初的个体兴趣
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最初的个人兴趣阶段。在这段时间中,需要个体帮助足够的运动参与。这种长时间的运动参与可以帮助个体积累该项目的知识,成为该项目的入门者。
4.2.4 稳定的个体兴趣
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稳定的个人兴趣阶段。如果说出于最初的个人兴趣阶段的个体是入门者,那么处于稳定的个人兴趣阶段的个体就是行家、精通者。在本研究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三观建立的时期,成功的经历和经验对于稳定的个人兴趣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4.3 运动参与生成个人兴趣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的质性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f81fc960fdf52cf86ba21e4810bcc1d&amp;file=file.png" alt="" />
4.3.1 被动的运动参与阶段
第一部分是初始阶段,也称为被动的运动参与阶段。个体可能是在自我压力下或在他人压力下被动的展开了体育运动自我压力就包括虽然不喜欢运动,但自己希望通过运动使身体更健康,强身健体或者使自己身材更好看,更有吸引力等。
4.3.2 成果初现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成果初现的阶段。成功经验与积极情绪是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产生运动个人兴趣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兴趣虽然有了进步和发展,但仍然不太稳定,兴趣降低和丧失也会发生,所以需要个体继续努力。
4.3.3 形成个人兴趣的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形成个人兴趣的阶段。这一阶段相较于上一阶段是在更方面有了量上的深化。这个阶段的兴趣是非常稳定的,兴趣降低和丧失很少发生。该模型说明即使目前还没有运动兴趣,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运动兴趣是完全可能培养起来的。
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是,在该路径的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被访谈对象提起朋友的支持和影响。这说明朋友支持虽然不是各个阶段发展的必需条件,但是一个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所以大学生们在发展自己的运动兴趣的时候,可以去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交流,这对于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4.4 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的质性分析
小学和初中阶段能够成为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的原因如下:
1.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性格因素。
2.更容易形成对于运动的价值认同,孩子们会认为运动是可以带来身心受益的。
3.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兴趣发展奠定生理基础。
4.宽松的学习教育环境和较轻的学业压力。
5.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最大程度的积极影响。
5 讨论
5.1 影响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adda5c5d37ac3a6f7bfd55399ef8b52&amp;file=file.png" alt="" />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同时存在,共同对于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发展发挥着作用。
1.一定的自我效能感是运动参与的保证。
2.在强调研究兴趣的情况下,不能忽视主观坚持的作用。
3.在访谈对象报告兴趣形成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时,普遍报告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情绪,他们普遍认同这是兴趣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奖赏。
4.适宜的运动难度与强度可以使运动者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5.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习,家长可以有效的灌输大学生对于运动的价值认同,可以成为大学生运动的重要的外部动力。
6.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朋友同学。
5.2 遵循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64c3c449c18cd54d2b620c9fe156251&amp;file=file.png" alt="" />
首先,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激发的情境兴趣阶段。
其次,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维持的情境兴趣阶段。
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最初的个人兴趣阶段。
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稳定的个人兴趣阶段。
5.3 运动参与生成个人兴趣的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路径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662c41d5298725358242789571bb0555&amp;file=file.png" alt="" />
第一部分是初始阶段,也称为被动的运动参与阶段。
第二阶段是成果初现的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形成个人兴趣的阶段。
5.4 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
1.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性格因素。
2.更容易建立积极的运动价值观,孩子们会认为运动是快乐的和有益的。
3.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一个人生身体很差,运动能力很低时,他很难从运动中找到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也很难在运动方面得到积极的反馈。
4.宽松的学习教育环境和较轻的学业压力。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被试选择需要进一步扩展。
本研究并为讨论男女性别不同在兴趣发展方面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实际中是确实存在的。
本研究独立的讨论了运动兴趣发展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如何独立的发挥作用。
理论基础需要进一步扩展。
研究者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影响。
6 研究结论
1.依照兴趣发展四阶段理论,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同样经历四个阶段:激发的情境兴趣、维持的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和稳定的个体兴趣。
2.运动参与生成个人兴趣是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路径之一;该路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初始阶段,个体可能是在自我压力(强身健体、健美身材)下或在他人压力(家长、老师)下被动的展开了体育运动。第二部分是成功经验与积极情绪,这一部分是产生运动个人兴趣的关键。第三部分就是个人兴趣的形成。
3.两大类影响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4.运动兴趣发展关键期是小学和初中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