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乒乓球“飘球‘技术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p>乒乓球“飘球”技术的可行性理论分析</p>
<p>张秀丽,霍杞江,王玲娟
上海体育科研 2003年 第24卷 第5期</p>
<p>研究目的:
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动力相似性原理出发,从理论上提出了乒乓球“飘球”技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阐述,旨在为乒乓球技术动作
创新提供理论依据。</p>
<p>文章脉络:
1 前言
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则是其主要推动力之一,术创新在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作用更明显,可以说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运动技术的创新史。
2 技术创新在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大多数乒乓球的技术创新来源于运动实践,而且有一部分是偶然的发明创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3 “飘球”的原因透析
3.1 雷诺数简介
雷诺数是在研究管流的现象时由雷诺提出的。当管的直径d、平均流速v、流体密度ρ和粘度μ四个参数都确定时,管中流体的流动状态也就确定了。雷诺数:Re= ρvd/ μ.
<strong>Re<<1时,流动上下游对称,右面是左面镜像;
Re>40时,流动变得非定向;
Re=200时,出现湍流尾流;
Re≈3×10 5,四周出现边界层;
Re>3×10 5,边界层中的运动由层流转为湍流。</strong>
3.2 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阻力<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943341832c8a17286cf85d3afa660b2&amp;file=file.png" alt="" />
在低速度下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是高速度下的一个特征。
<strong>(1)雷诺数和运动速度关系对气流产生的影响。
(2)球皮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空气粘滞系数不同会产生压强差。</strong>
4 乒乓球“飘球”理论的可行性
4.1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的可行性
排球和乒乓球算是几何相似系统,同样适用动力相似原理。
但与排球比起来有两个不可能:第一,只能考虑打“下坠型”飘球;第二,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不可能出现飘球,只能在中远台对抗中出现。
初步分析乒乓球飘球有以下几个要求:第一,空气的气动特性要比较稳定;第二,中远台对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具备飘球的条件,具体数据要经过大量实验才能得出;第三,若要打出飘球效果,必须让球不旋转。
4.2 从乒乓球比赛的特点来看可行性
4.2.1 乒乓球比赛一般是在室内举行,与排球相比,乒乓球的活动范围小,乒乓球的气动特性更趋于稳定。
4.2.2 乒乓球“飘球”技术则可以达到以智取胜的目的。
4.2.3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力量、击球
速度等在某一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且高水平运动员的控球能力又特别好,因此,乒乓球运动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飘球。
5 结语
从长远来看,乒乓球围绕这个主题思想的改革还没有完成,还在继续。“飘球”由正常运行弧线突然变为下坠的直线也是很直观的, “飘球”可以增加比赛观赏性是无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