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与结构体系建构
<p>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与结构体系建构</p>
<p>董翠香,樊三明,高艳丽
体育学刊 2021年1月 第28卷 第1期</p>
<p>研究目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通过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建设经历了理念提出、实践探讨、深化改革、规范实施4个发展阶段。</p>
<p>文章脉络: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提升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本研究通过梳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历程,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定的理论依据,构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结构体系,旨在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加快推进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
1 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历程
1.1 理念提出(2004年)
1.2 实践探讨(2005-2016年)
上海可以说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发源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助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
1.3 深化改革(2017-2019年)
1.4 规范实施(2020年以来)
规范实施的前提是明晰课程思政的内涵,抓手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路径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2 课程思政的内涵解读
与思政课程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不同,课程思政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中增加政治意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广大高校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并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纲要》精神,并明确其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与侧重点,真正做到在专业课程中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政教育。
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定的理论依据
3.1 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作为确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精神引领。
3.2 基本关联:大中小学德育总目标
德育需要构筑国家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目标之间的一体化的和谐、平衡关系,共同服务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这一总目标。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b174cab32867869ad178f9169507e16&amp;file=file.png" alt="" />
3.3 根本指南:思政课程建设指导纲要
《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三主”,即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3.4 职业准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指导和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
3.5 专业取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构建体育学类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应在尊重专业课程建设规律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依据每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是学生经历相应学段的教育学习后必须达到的基本人才标准。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e75935e5d97eda7d4fe965b4bf8c3c0&amp;file=file.png" alt="" />
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结构体系建构
4.1 体育教育专业总体课程思政元素的结构体系
第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公民,其一定要符合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遵循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卓越教师是优质教育服务的核心元素,是教育人才的典范代表,是推进教育事业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的中流砥柱。
第三,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通过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才能逐步形成高于其他一般人员的专业素养。
第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植根于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诉求之中, 目的是为人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fd3b8bdd1ea2ad4eb48630d52639804&amp;file=file.png" alt="" />
4.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思政元素的结构体系
根据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要求以及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等,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群、运动人体学科课程、运动技术学科课程群、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4个课程群。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91ee960bf4fca7496f713a4891372f0&amp;file=file.png" alt="" />
高校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宣传,组织常规化、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培训与研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和能力。专业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专业的视角去探究一体化课程思政设计和教学设计。思政教师需要立足现实政治发展潮流,前瞻政治发展趋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