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陪的论文笔记


11.16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探析

<p>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探析</p> <p>王稳,蒋东升,李晓华,韩长良 体育文化导刊 2023年4月 第4期</p> <p>研究目的: 运用文献资料、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系统分析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与现实挑战,并提出推进路径。</p> <p>文章脉络: 乡村是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而村寨则是赓续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域。充分利用区域冰雪与村寨文化资源融合形成新业态,是实现冰雪体育特色发展与延续乡愁记忆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理论,通过分析探讨二者产业融合的价值内涵与现实挑战,提出相关实现路径,进而推动其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冰雪体育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赓续。 1 概念界定 1.1 冰雪体育旅游 冰雪体育旅游是以“冰”“雪”为●●元素及载体,涵盖身体锻炼、体育竞赛、娱乐度假、购物休闲及冰雪文化交流的一种旅游活动。同时,冰雪体育旅游具有极强的具身体验性,产生了较高的重游率和重复消费率。因此,冰雪体育旅游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村寨文化 村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单元,村寨作为空间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实践场域,承载了当地人居活动独特的文化体现,而村寨中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直观地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状况。 1.3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不同产业之间分工的内部化,并依此形成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全新业态形式,它是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具体体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价值 2.1 业态创新:产生“1+1&gt;2”的业态融合效应 ●●●●●●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及“民族文化复兴”,为冰雪体育旅游和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一,在技术上进行业态创新。第二,在模式上进行业态创新。 2.2 品牌塑造:形成资源互动、优势联合的效益 品牌作为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是产品声誉和消费认知度的重要标志。在打造品牌价值方面,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特色,将特有的村寨文化、民俗风情与冰雪体育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这些知名品牌充分体现了村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形成了冰雪体育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的特色。 2.3 文化保护:立足怀旧和文化记忆,留住乡愁 在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中,村寨文化中独特的人文与生态资源则是二者融合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深入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乡土记忆和乡土特色等是关键。 首先,通过发展冰雪体育旅游,带动周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改造乡村建筑环境特征进行文化记忆与文化标志。其次,利用区域民族文化进行身体体验的人性回归、身体记忆。最后,具有依托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冰雪文化元素的“乡土民俗体育文化产品”更能够充分展现乡村精神文化。 3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显示挑战 3.1 系统规划不完善,开发状态零散 首先,制订发展规划与方案的预见性不足,普遍存在密集开发与闲置并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其次,融合方法有待完善。大多没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对具有历史与民族文化价值的村寨文化没能合理利用,对传统冰雪体育民俗文化挖掘不够,缺少当地文化及生活气息。再次,开发状态零散,缺乏系统规划,无法体现地域风情、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最后,部门之间缺乏密切合作。 3.2 运营机制不健全,消费意愿疲软 第一,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中,出现淡季人迹罕至、旺季人山人海的不协调现象。第二,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责权不明、运营项目条块分割、环境空间多样等问题。第三,产品设计不够合理,造成文化表浅化与文化变异。第四,产品销售能力弱。第五,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消费渠道呈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趋势,而消费需求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更对传统运营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3.3 保障措施不完善,制度建设滞后 从组织层面看,目前仍缺乏市县、乡镇、村寨一体化的管理组织与监督机构。从制度层面看,专业部门的回应性不足,无法提高制度供给的有效性与精准性。从法律层面看,针对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纠纷等问题的制度性保障还不够完善。 3.4 资源利用效果差,文化展示不够 当前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农村群众等认识还不够深入,表现在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未合理利用村寨原生态文化资源。东北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文化资源,诸如萨满身体仪式文化等,但大多冰雪体育旅游区却没能很好对其进行形式创新,造成文化体验缺失。 4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推进路径 4.1 强化理念,合理规划:建设和谐高效的融合系统 第一,通过强化理念性指导,稳固“绿色”与“可持续”的发展路向。 第二,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及思路。一是资源融合,将村寨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与当地冰雪历史、自然环境、民俗等文化有效融合,集中开发多功能一体化的旅游产品。二是技术融合,通过创作冰雪体育和村寨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故事融合的IP,如将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雪地上“骑木而行”以狩猎觅食拍成微视频等,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三是市场融合,统筹规划政府部门管理,合理定位与建设管理服务体系。 4.2 体系优化,模式创新:建立互惠共赢的运营机制 第一,坚持一体化、品牌化方向。可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加强区域冰雪与生态文化资源的一体化开发,打造冰雪体育与村寨文化示范带。同时,强化品牌意识,利用好区域资源,并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打造村寨文化特色冰雪体育旅游休闲带。 第二,着力提升复合经营能力,打造功能多样、业态多元的产业综合体。可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作为运营理念。增加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的衍生产品,并与行业“热点”结合起来,以最大程度提升融合的综合效益和价值。 第三,依托信息技术,坚持数字化、服务化方向,加强冰雪体育消费模式系统创新,持续创新运营管理,提升品牌传播力。运用数字平台挖掘村寨文化个性与生态环境,建构虚拟旅游体验平台。同时,通过冰雪体育与村寨文化的云展旅游、云展播,为消费者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体验、交流、反馈及出行体系。此外,通过数字消费为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需求提供全季、全龄、全样式体验项目和定制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服务。 4.3 完善制度,精准施策:形成动态可调的保障机制 第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抓好徒弟供应,设立专项基金,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坚持融合化发展。 第二,完善组织机构,制订行业体系。通过组建企业联盟、村民组织等,制定企业联盟协议、村规民约,相关组织由企业或村民推举产生,实行轮流制,实现利益共享。企业联盟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范,完善冰雪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的标准化体系,推动形成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再者,政府部门需制定“强制性”制度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法律权威。 4.4 明确理念,文化坚守:实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第一,开展生态资源与特色文化评估。可从以冰雪体育文化、民族风情、乡土人情等元素作为产品●●出发,以此设计与规划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并围绕区域地形地貌、生态条件及●●特色文化进行规划。 第二,坚持本真性原则,注重融合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衔接。需要对地方文化、民风民俗、仪式性身体活动等进行组合编码,并进行文化再造。同时,还原历史中的村寨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以及丰富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冰雪体育民俗,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5 结语 在推进冰雪体育旅游和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不但需要秉持“做强、做好、做精”的发展态度,还要从改善冰雪体育旅游和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方式入手,借鉴与吸收一切有利因素,并投入高质量融合的建设之中,使冰雪体育旅游和村寨文化融合发展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休闲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等价值。冰雪体育旅游和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作为北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也为新时代冰雪资源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完善提供了新思路。</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