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Kung Fu还是Wushu?中国武术海外语言符号地话语困境与消解
<p>Kung Fu还是Wushu?中国武术海外语言符号地话语困境与消解</p>
<p>韩青松,朱东,THEEBOOM Marc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月 第39卷 第1期</p>
<p>1 问题地提出
语言符号是西方受众认知中国武术地必经之途。研究者在海外地田野调查中发现,历经近50年国际推广地官方术语Wushu,并未得到西方受众地认可,Kung Fu一词被视为中国武术地符号代表。
西方文化语境中Kung Fu与Wushu等语言符号在构建不同符号形象与知识地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地认知。
2 理论基础:语言、话语与表征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指物述事、承载意义与传递思想的载体。话语是主体言说实践中实际已经说出来的文本。
无论是语言二元属性的发挥,还是话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都离不开表征系统的运作。
于我们而言,“中国武术”是一种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于西方受众而言,中国武术是一种被想象的异域武技。
3 研究方法
3.1 田野调查法
研究者选取欧洲武术传播3种代表性场景,使用英语进入其中开展田野调查,旨在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体验与感知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的认知。
(1)日常传播场景;
(2)学术交流场景;
(3)武术竞技场景。
3.2 深度访谈法
采用<strong>半结构访谈方法</strong>,围绕武术跨文化传播、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等话题制定访谈提纲。选取参与到武术国际推广中的国际级武术裁判、国家级武术官员、武术教练和武术/武技学者等“专家证人”作为访谈样本。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9b423a1df29829dc45e4cc1bcf06c40&amp;file=file.png" alt="" />
4 形象为何:能指与所指构成中Kung Fu与Wushu的符号意向
4.1 Kung Fu的符号形象:想象、传统、实用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e7fb84f97490a80ce980c004731a8697&amp;file=file.png" alt="" />
Kung Fu指称着“中国传统武术”,具备“打斗、防身自卫、实用”等技击实用性特征。
在受访者看来,西方受众对Kung Fu的喜爱源于其背后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照的因素:一方面,是关于中国武术的真实知识,既表现在传统武术海外传播者技击实用的具身实践,也体现于功夫电影“多元之打”的角色塑造之中。另一方面,是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的文化想象。
4.2 Wushu的符号形象:竞技、操舞、官方
英文单词“Wushu”于1973年被纳入牛津词典,并成为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官方用语。在西方受众的视野中,Wushu仅仅是表演于竞赛的话语关联物。
西方文化语境的表征实践中Wushu被赋予“竞技、操舞、官方”的符号意象,显然脱离了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文化与技击相融”的意义期待。
4.3 符号意向分野下的认同落差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617b5ac332cf08977ebf1207f8e87241&amp;file=file.png" alt="" />
<strong>受访的西方学者指出,Kung Fu已经成为一种西方文化现象,Wushu还没有能够改变它的话语权力。可见,具备强大社会文化建构力的西方大众媒介对于Kung Fu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使得Wushu在同Kung Fu的话语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strong>
5 缘何如此:海外传播实践中Kung Fu与Wushu的话语生产
5.1 惯习迁移:Kung Fu话语权威性的确立
无论是媒介话语对 Kung Fu视觉呈现的想象性建构,抑或西方受众在具身实践中对 Kung Fu“打之真实”的知识获取,围绕Kung Fu的话语生产是以实用化的身体语言、传统性的文化意义满足着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的认知需求。当Kung Fu具有可供西方受众解码的意义时,方才能够影响、取悦并引导受众产生强烈认同。由此,Kung Fu在语言符号的生产、消费与流通中,实现了西方受众认知惯习的迁移而确立了话语权威性。
5.2 定位不明:Wushu言说实践的名实不一
竞技话语主导之下Wushu语言符号的“名实不一”,成为海外武术教练传播“Wushu是中国武术”概念时面临的难题。
Wushu言说实践的名实不一,同时也表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围绕Wushu知识话语建构中的自相矛盾。概言之,围绕Wushu的话语建构缺乏对于Wushu符号内涵的准确定位,忽视了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武术“文化与技击相融”的认知需求。
6 如何言说:消解Wushu海外话语困境的实践指向
6.1 找准符号定位,明确Wushu代表着中国武术
6.2 坚定话语主导,搭建Wushu术语的符号体系
在明确Wushu符号内涵的认知前提下,坚定官方术语Wushu在中国武术海外形象建构中的话语主导,是消解话语困顿的实践定位。
6.3 团结多元主体,拓展Wushu术语的传播场域
官方话语主体需要团结好民间武师与学者群体。他们作为武术大众传播的个体实践者与武术学术话语的理论阐述者,能够与官方话语主体形成话语合力,弥合官方话语在西方社会中的传播盲区,不断拓展Wushu术语的传播场域。
6.4 增强媒介运作,增加Wushu术语的曝光频率
7 结语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理解社会现实的根本所在。Kung Fu与Wushu符号意象的二元分野以及Wushu面临的话语困顿,实质上也是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未来Wushu术语的海外言说实践中,应从找准符号定位、坚定话语主导、团结言语主体、增强媒介运作等实践指向,提升Wushu术语在西方受众中的接受度与认同度,助推Wushu术语更好践行其所担负的讲述中国武术、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