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陪的论文笔记


10.11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

<p>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p> <p>郭俊华,冯雪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3月 第40卷 第2期</p> <p>研究目的: 研究将视角聚焦体育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借鉴相关理论分析厘清了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分析赋能过程中显露的难点问题。</p> <p>文章脉络: 近年来虽然我国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呈蓬勃上升态势,但与城市体育产业相比,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乡村体育发展基础薄弱且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的联动效应不显著、区域间发展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已成为掣肘乡村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极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增长。 本文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两者相互关系出发,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并通过探讨其现实难点进而提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三大”纾解路径,以期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针对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视域主要聚焦在融合动因机制、融合效应以及融合模式与路径。 1.2 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 农村体育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基层事业的一部分,是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1.3 体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 在理论研究层面,大部分学者将两者的关系研究聚焦在价值关系范畴,认为体育产业分别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5个价值维度促进乡村振兴。 在应用研究层面,从整体来说以乡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实现的路径研究大多聚焦于乡村相关政策的优化调整、乡村数字化以及建立统筹乡村“四方”发展与“五方”联动协调机制,以期实现以产业发展为核心重塑城乡关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 2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 2.1 产业融合的视角 一是充分利用乡村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体育产业为主导的乡村体育经济,打造多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以实现产业兴旺。 二是立足于乡村当地的田园风光发展体育旅游特色小镇、体旅示范基地和体育赛事游等“美丽乡村”项目规划,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生态宜居。 三是体育下乡到基层,通过乡村体育实践化解乡村组织空心化、乡村自治缺失等问题,推进乡村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四是在主体联合开发的引领下,将乡村深厚文化底蕴和体育运动相结合、将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是通过以生态功能增强村民健康素养、以经济功能增加就业岗位等方式,助推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振兴目标。 2.2 产业关联的视角 2.2.1 产业波及效应 一是技术波及。二是价格波及。 2.2.2 人才波及效应 一是优化乡村体育关联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引入和培育新型乡村体育人才。 2.2.3 文化波及效应 一是提高乡村体育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二是弘扬乡村特色传统文化。 2.2.4 组织波及效应 一是健全乡村基层自治,引导乡村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降低乡村治理成本,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2.2.5 生态波及效应 一是美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整合乡村生态资源。 2.3 产业集群的视角 2.3.1 微观层面:一体化效应 一是提高乡村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二是提高集群内关联主体的生产效率。三是刺激乡村体育企业组织创新和企业衍生。 2.3.2 中观层面:集聚效应 一是提升乡村体育产业融合的规模效益。二是建立乡村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发展生态体育和绿色体育。 2.3.3 宏观层面:溢出效应 乡村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加速了乡村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循环流动,同时有效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扩大以“点—线—面” 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其影响范围,通过要素流动和主体网络关系加强乡村各地区间的交流和联系,进而缩小各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3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 3.1 聚焦乡村体育产业融合顶层设计,深化乡村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强乡村体育宏观政策聚焦能力,明确施策主体或施策范围。二是畅通关联产业间要素流动渠道,提高乡村体育要素流动转化价值。三是全力打造乡村体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乡村体育产业体系。 3.2 积极调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筑培育乡村体育人才体系 一是加强乡村体育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聚宝盆”。二是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构筑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模式。三是引导聚合社会金融资本下沉乡村,开创多方合作共赢新局面。 3.3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乡村体育,增强乡村体育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以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推动乡村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以产带农”增收致富。二是以生态创新驱动乡村体育经济绿色转型,实现以“生态美”引领“乡村兴”。三是以组织创新夯实乡村体育组织建设根基。 4 结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全面振兴,体育不容缺位。因此,我国乡村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仍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从顶层设计、驱动主体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升乡村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产业转型新动能。</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