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陪的论文笔记


12.1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排球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

<p>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排球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p> <p>张明,袁芳,梁志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年9月 第44卷 第9期</p> <p>研究目的: 以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排球课程思政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与时代学习意义并将将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排球普修课程设计中,形成了高校排球课程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p> <p>文章脉络: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专业排球课程思政课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就成为了高校教师新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地深入探讨与推进。 1 体教融合背景下排球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女排精神作为一种体育精神文化传承,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女排精神在高校排球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和落实,能够改变学生对于排球运动课程陈旧的看法,女排精神所彰显出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同时,女排运动员的榜样力量,对学生们更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 2.1 女排精神的内涵 女排精神”的实质就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拼搏为核心、以实力为基础、以团结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具体可总结为:祖国至上的爱国精神;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顽强拼搏的自强精神;团结协作的包容精神;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科学创新的务实精神;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2.2 女排精神的特征 2.2.1 女排精神具有示范性 女排精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够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所代表的道德风向标,对塑造青年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化认同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2 女排精神具有辐射性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人走出精神低谷,积极投身到国家改革开放的建设大潮中去。 2.2.3 女排精神具有时代性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 搏的时代最强音。 2.3 学习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 1)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发扬女排精神。 2)强国建设需要发扬女排精神,我们要把女排精神这股正能量传递辐射到各行各业。 3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 3.1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策略 3.1.1 厘清逻辑,构建课程思政目标 目标设计把女排精神以祖国至上为核心,以顽强拼搏为实质、以团结协作为精髓,以永不言败为法宝作为排球普修课的思政教学目标落实到每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 3.1.2 学科融合,横向协同育人 体育思政横向协同是指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优势互补,以及体育文化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共享和相互协作,实现体育行业价值观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融入和无缝对接。 3.1.3 建立案例库,讲好女排精神的故事 上好排球课程思政课的前提,需要任课教师有大量关于女排精神故事的素材。 3.1.4 设计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是学习背景、学习条件、学习互动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和学生等行为主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围绕学习任务,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深度理解的过程。 3.2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3.2.1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分析 基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思政内容应体现在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中,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过程中讲述排球发展历程中蕴藏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祖国至上的爱国精神,传承排球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3.2.2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 3.2.2.1 课程性质 本课是“排球”普修课的理论部分,实现排球发展史+思政课。 3.2.2.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了解排球运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战术特点。 情感目标(思政目标):感受排球运动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于排球的兴趣;体会排球蕴含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3.2.3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把握课程思政核心思想 → 挖掘排球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 凝练排球项目特点→设计教学场景 →故事融入思政育人。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b0f99e147bf6382b290780d62997783&amp;amp;file=file.png" alt="" />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共有2个教学模块:理论课教学模块与技术实践课教学模块。 3.2.4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评价设计 3.2.4.1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评价维度的设计 1)师资水平的评价 课程思政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程设计的评价 评估课程思政课的质量,应把课程思政目标外显化,作为一项评估的标准。 3)教学内容的评价 《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4)教学实施的评价 可以用研讨式等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能力。 5)学生认知和成长的评价 将课程从知识传授上升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通过弘扬女排精神,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4.2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设计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d30b2d10dfb06fe85fe85ca9e8aa94a&amp;amp;file=file.png" alt="" /> 4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的实施 4.1 建设排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课程实施不断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和解决,对课程中出现的重技术、轻思 想、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进行反思、多轮次的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 4.2 建设线上线下排球课程思政资源,扩大教学手段多元化 本课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精品课程“排球&quot;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线上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依据,以排球慕课教学资源为支撑,以SPOC课堂形式组织教学。线下以课时思政教学目标为主要任务,设计教学情境,用故事案例、排球奥运冠军进课堂等教学形式达到排球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4.3 建设排球课程思政文化,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课程中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将激发女排精神的文化影响力,达到在排球课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的。</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