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陪的论文笔记


12.2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路径

<p>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路径</p> <p>樊三明,董翠香,毛薇,阎智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月 第39卷 第5期</p> <p>研究目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重点论析了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组织策略与实施路径。</p> <p>文章脉络: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在运动实践中育人,其育人方式更加直接,育人结果更加外化,育人意义更加深厚。基于此,本文系统探讨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组织策略与实施路径,将有助于提升体育专业教师开展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与能力,促使技术类课程教学成为有实效、有高度、有温度的培育活动。 1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具身认知理论及其指导价值 课程思政强调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这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需要学生不断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 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多样化、复合型的游戏或竞赛( 展演) 情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具身”感受与体验,进而在专业教师价值观引导下去践行与反思,不断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1.2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及其指导价值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23898678cc68ca136700042fd240285&amp;amp;file=file.png" alt="" /> 1.3 系统理论及其指导价值 因此,体育专业教师应遵循系统理论来组织与开展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坚持系统运作和部分协同的思维与方式,也要制定具体教学实施路径,将思政教育融于课堂学练、运动训练、课外实践等活动中。另外,体育专业教师也需要主动联络思政课教师和同项目教师,成立课程思政协同备课与集体研修团队,促进思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 2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策略 2.1 系统规划与协同推进相统一 这一“基本 + 特色”思政元素结构应作为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逻辑遵循,并将其贯穿于课前学习,课中技战术学练、教学比赛、交流互动以及课后练习等环节,做好系统规划。同时,体育专业教师还需处理好所教授技术课程如何在同一年级、不同年级协同推进思政教育。第一,同一年级要处理好课程思政教学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第二,不同年级要处理好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衔接性。 2.2 情境创设与数字媒介相结合 同时,体育专业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媒介所提供的类型多样、层次多元、结构丰富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让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呈现出信息化、情境化、感知化的特色,让学生以更加敏锐的“感官”亲身体会、用心理解不同情境背后的理论知识与思想价值。 2.3 双向互动与思想情感相交融 体育专业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不是单向地、枯燥乏味地说教,而是双向的、持续的师生情感交流。采用提问与回应、配合学生学练、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或比赛,触发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与交流”“创新与实践”。 2.4 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价相同步 创新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体系,建立关注学生价值行为的动态化跟踪评价反馈机制,形成实践与评价同步推进的闭环系统,对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3.1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第一,爱国主义。第二,遵规守礼。第三,团结协作。第四,拼搏创新。第五,严谨求实。第六,沉稳自信。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6849fc783cb0917c6ff65a04b0d94ed&amp;amp;file=file.png" alt="" /> 3.2 完善课程目标 第一,知识层面的目标。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简单归纳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二,能力层面的目标。具备正确、规范地展示排球技能和参与排球比赛的专项运动能力。第三,价值层面的目标。感悟女排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做到祖国至上、爱国奉献、为国争光。 3.3 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情境烘托,增强“学”的温度。 第二,专题融合,拓展“练”的深度。排球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目标,将重点、难点内容合理划分几个专题,以专题形式开展排球学练。 第三,结构嵌入,提升“赛”的广度。打造课课有赛、人人要赛,促使学生与不同水平的同伴参赛、与不同水平的队伍竞赛,实现在“赛”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与综合素养。 3.4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第一,以问题启思为主的小组探究性学习。第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深度学习。第三,以角色扮演为主的实践操作。 3.5 拓展教学活动时空 第一,课前学新知。第二,课中破难知。第三,课后固已知。 3.6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0cf1e0388c13d0d5692c2730ced6b14a&amp;amp;file=file.png" alt="" /> 4 结语 全面探讨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是推进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需要体育专业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认真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技术类课程特点,在确保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序开展思政教育,推动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落地生根,开出体育专业特色之繁花,结出思想政治教育之硕果。</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