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相关概念
<p><strong>体育参与</strong>
“体育参与”又称为“运动参与”。体育参与包括体育认识(体育价值取向程度)、体育情感(喜欢体育)、直接参与(直接参与体育活动)、间接参与(间接参与体育活动)。
卢元镇在《社会体育学》(第四版)一书中提到,社会体育参与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程度的因素根据其影响程度大小,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社会环境条件;第二层次为家庭环境条件和个人身体状况;第三层次为个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经济条件和个人社会特征。
因此在本文中,体育参与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在体育活动参与中的行为和态度。
<strong>参与意愿</strong>
“参与意愿”这一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参与意愿的主要意义在于意愿,意愿即是自身的一种心愿或愿望,是人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思维,是指参与某种行为前的一种心理倾向和决定。参与意愿可以分为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从事者在没有从事某项事情之前对这项事情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心理的倾向;另一种是指从事者在从事某项事情之后,这件事情给从事者所带来的影响(积极或消极),将会决定从事者下次对重复参与这件事情的行为倾向。参与意愿可以分为正向参与意愿和负向参与意愿,正向参与意愿会对参与者参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当参与者对参与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时,则可成为负向参与意愿,参与意愿是衡量未来参与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
<strong>质性研究</strong>
质性研究也称定性研究,源属于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 其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较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质性研究在学界里也越 来越被专家学者们所认同和接受,但关于质性研究的定义仍存在说法不一的局面。鉴于研 究者和研究对象是在自然环境或情境中进行交流与沟通,故而研究者选取资料收 集的方法上,可参照运用多种方式,比如采用扎根理论研究、参与观察、访谈法、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信息获取,并在整合资料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提取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最后,再利用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阐释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