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功能性训练促进 5 - 6 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实证研究
<p><strong><center>功能性训练促进 5 - 6 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实证研究
</strong></center>
<strong><center>周喆啸、孟欢欢、赵焕彬、白锐、雷园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2卷第5期
</strong></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探讨功能性训练对 5 - 6 岁幼儿粗大动作能力发展的影响。
<strong>文章结构</strong>: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石家庄市某公立幼儿园 5 - 6 岁幼儿143名为测试对象,并将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 70 人、对照组共 73 人,实验组进行 12 周的功能性训练干预,对照组保持幼儿园原有体育活动内容。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8f7d85902e41af97a9f93b0a8c5218a&file=file.jpeg" alt="" />
1.2 运动干预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43b9f9716ae3118ec3558d9f71e97ec&file=file.jpeg" alt="" />
干预周期为 12 周,每周周一到周五进行功能性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 40 - 50 分钟/天,对照组按照幼儿园原有体育活动内容进行。通过观察幼儿外在面部表现、呼吸和出汗程度,使实验组和对照组活动频率、活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基本保持一致。
1.3 粗大动作发展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 5 - 6 岁幼儿运动干预前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的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41a1dadf1df2230de543857b3eab3a0&file=file.jpeg" alt="" />
由表可知,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粗大动作、位移动作和 控制动作得分均无显著的差异( P > 0. 05) 。具体各动作得分,较实验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说明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分组符合统计学意义, 达到实验要求。
2.2 对照组 5 - 6 岁幼儿运动干预前后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的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328c90319a3095fdf52d98b185c37b1&file=file.jpeg" alt="" />
由表 4 可见,通过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粗大动作总得分增加了 0. 04 分,其中位移动作总分增加 0. 96 分、控制动作总分减少 0. 92 分,且得分较实验前未有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 > 0. 05) 。 具体动作分析,位移动作中仅单脚跳动作得分实验前后明显提高( P < 0. 05) ,而立定跳远、前跨跳、前 滑步和侧滑步动作得分较实验前未有明显提高( P> 0. 05) ,在跑动作中得分较实验前出现明显下降 ( P < 0. 01) ; 控制动作中原地拍球、双手接球、击固 定球、上手投球和地滚球动作中较实验前均未出现显著改变( P > 0. 05) ,且踢球动作得分出现明显下降( P < 0. 01) 。因此,对照组幼儿通过原有体育活动练习后,未能使粗大动作能力明显提高,甚至某 些动作的掌握能力出现明显减退。
2.3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的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7aa00e0ec884c20470824264662a858&file=file.jpeg" alt="" />
从表 5 可见,通过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实验组幼儿粗大动作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实验组大班幼儿经过功能性训练干预后,粗大动作总分增长 11. 52 分,其中位移动作得分增加 4. 98 分、控制动作得分增加 6. 54 分,且实验前后都出现明显的增长,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 。具体动作分析,干预后幼儿的跑和踢球动作得分虽有提高,但与干预前得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 > 0. 05) ; 其余各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有较大提高,其中立定跳远和双手接球实验前后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5) ,而大多数动作实验前后得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530ccff4eead093887e5e6e8ee7ac4d&file=file.jpeg" alt="" />
如表 6 所示,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后的比较, 实验组幼儿粗大动作得分高于对照组 11. 09 分、位移动作得分高于对照组 4. 78 分,控制动作得分高于对照组 6. 31 分,且各得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0. 01) 。具体动作分析,除单脚跳和双手接球以外,其它动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跑、立定跳 远、前跨跳、前滑步和原地拍球等动作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 。因此,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粗大动作总分、位移动作得分和控制动作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干预后,实验组在粗大动 作、位移动作和控制动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 01)。
3 总结
<strong>结论</strong>:
通过功能性训练理念与 5 - 6 岁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所设计的功能性动作训练和功能性素质训练模块,可以极大促进幼儿粗大动作发展。从表 5 和表 6,功能性训练不仅对实验组幼儿粗大动作、位移动作和控制得分有显著提 高,并且也远优于执行常规身体活动方式对照组幼儿各动作的得分。说明功能性训练在提高幼儿粗大动作水平、促进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方面,是科学有效的。
<strong>建议</strong>:
依据 5 - 6 岁幼儿动作发展规律、身心发育点 ,结合当今功能性训练 “ 多维度多关节 ”“ 人体运动链 ”和“人体核心区 ”理念 ,所设计的幼儿功能性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粗大动作能力; 并且,其效果要优于幼儿园原有身体活动练习,所以建议幼儿园接受新的功能性训练加入平时幼儿的体育活动中。
<strong>文章缺点</strong>:幼儿园场地与器材配置不足、幼儿体育活动时安全问题等因素,、均衡的发展幼儿粗大动作能力,而功能性训练的部分板块设置也无法完全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