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7.26 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p>&lt;center&gt;<strong>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strong>&lt;/center&gt; &lt;center&gt;<strong>周浩、周倩羽《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8卷第1期</strong>&lt;/center&gt;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为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简式韧性量表对7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变量测量 2.2.1 体育锻炼行为的测量 采用梁德清(1994)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被试的体育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进行调查。 2.2.2 主观幸福感测量 为更全面评价主观幸福感,将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指标。积极情感使用邱林等(2008)修订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进行评价,生活满意度使用熊承清等(2009)修订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评价。 2.2.3 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的测量采用王力等(2007)修订的情绪调节问卷(ERQ)。 2.2.4 心理韧性测量 心理韧性的测量采用陈维等(2020)修订的简式韧性量表(BRS)进行评价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差偏差检定 结果显示,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各变量给相关矩阵 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3 假设模型检验 4 讨论 4.1 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 关于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验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大都提供了二者正相关的证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 4.2 人之重评的机制 认知重评能够中介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这与以往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具有一致性。 4.3 心理韧性机制 研究发现了心理韧性能够中介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6.3%,这一结果与Ho等(2015)的实证研究和Belcher等(2020)的综述研究具有一致性。 4.4 链式中介模型 通过Bootstrap方法验证了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正向效应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构建的链式中介模型为未来进一步推进和理解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