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融入篮球教学的探究
<p><center><strong>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融入篮球教学的探究
吴金霖《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年第2卷</strong></center>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逻辑法融入篮球教学中并构建了课程规划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丰富篮球课程教学,提升体育德育效果。
文章框架:
前言
1 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理论基础
1.1、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
此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经过不同的经验操作以便协助学生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所在,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把决定权转移到学生自身上,给与学生更多的责任,借此操作过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责任态度,以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责任态度转移到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
1.2、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起源
1.3、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五大责任层级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5d852791f317de4ec762135fd381aff&amp;file=file.png" alt="" />
1.4、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核心价值与四大信念
(1)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核心价值
(1)Putting kids first or Youth-centered:即是以学生为本或是以青少年为中心,理解为扶助学生成长为更好、更优秀的人;
(2)Human decency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即是健全人的品格与积极地人际关系,理解为在生活中互帮互助比竞争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3)Holistic self-development:即是整体自我发展,理解为个人的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发展要协同个人身体的发展携手并进,不可以发展单一方面;
(4)A way of being:即是着重实践,理解为把自己变成一个在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实践中的的组织者,有意义的价值促成者。
(2)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四大信念。
(1)Integration:即是整合,此信念强调把生活社交技巧与价值观融入身体活动过程之中,这样整合的教育比分别教育更为有效;
(2)Transfer:即是迁移,指学生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生活社交技巧与价值观能够在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
(3)Empowerment:即是赋权,指将责任逐渐从教师的手中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担当;
(4)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即是师生关系,指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尊重学生的努力、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信任学生的能力。
2、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2.1、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尊重他人,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与选择负责任,培养学生尊重、努力、自我导向以及关怀等正确的行为态度。
2.2、教学过程结构
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1)原文是:Relational time,译为:关系时间;
(2)原文是:Awareness talk,译为:认知对话;
(3)原文是:Physical activity plan,译为:身体活动计划;
4)原文是:Group meeting,译为:小组团体会议;
(5)原文是:Self-reflection time,译为:自身时间。
其实这五个步骤如同我们教案中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根据整体课程规划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这五个步骤的时间长短。
2.3、教学策略
实施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1)认知策略:Awareness talk;(2)直接引导:Direct instruction;(3)个别决定:Individual empowerment;(4)小组决定:Group empowerment。以上四个教学策略的详细说明如下:
(1)认知策略
老师以相互对话、讨论等形式方法,让学生了解清楚课程的目标以及明白五个责任层级是什么,使学生能为自己的发展、同学的发展以及整个体育课堂的进行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2)直接引导
老师直接将责任层级相关的任务指派给学生。例如:在尊重他人参与目标下,把篮球规则临时改成给个上场队员都必须要碰到球才能进行投篮。在帮助他人目标下,要求学生必须相互给予回馈,互帮互助,提供适时适当的关怀与帮助。
(3)个别决定
适时提供学生自我反省与课堂自主的机会。例如:一些总是无法尊重他人权利与感受的学生,请他们自我反省并作口头或书面的改善计划。让学生自己设定课堂目标与难度,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有个具体努力程度的计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旁观协助作用。
(4)小组决定
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充分表达意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共同决定目标、难度与练习方式。同时共同思考讨论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3、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实施方案———以篮球教学为例
篮球运动中个人技术的发挥与集体战术的执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最能体现出队员之间合作与负责等品德修养的团队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中传球、掩护、挡拆、组织进攻、联合防守等技战术练习都会渗透着队友之间的尊重、合作、信任与责任品质的教育意义。本研究探讨将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融入到篮球技战术的教学活动中,设计了14节的篮球课程规划(如表2所示),为篮球教师或教练员有效应用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提供参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87eb5447150b544d4a96526bf886213&amp;file=file.png" alt="" />
4、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教学评价
对于该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可采用质性和量化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
(1)在教学评价中,使用观察法、访谈法、记录笔记等质性方法评估学生责任成长情况。评价内容如下:责任认知水平、责任行为结果、运动技能学习情况、集体讨论的态度、师生互动情形、课程安排与态度等;
(2)问卷测量。采用PSRQ问卷,该问卷是有效检验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教学效果的量化工具。问卷共分为两项指标:一是个人责任,分为努力和自我导向两个次指标;二是社会责任,分为尊重和关怀两个此指标。通过教学实施前后的测量结果来反映学生的责任态度进步情况;
(3)辅助评价参考。通过班级氛围、团结互助、师生互动等课堂情况,如班级氛围更加融洽了,同学彼此互相体谅与帮助,师生关系的改善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