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10.23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p>&lt;center&gt;<strong>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罗苏奇《体育世界》2023年第9期 </strong>&lt;/center&gt;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 1 体育锻炼能缓解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体验,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有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是在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进行: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促进了认知的发展,积蓄了心理能量,因此感知到较多的幸福。参加体育锻炼刺激了焦虑或压力相关脑区的神经功能,释放帮助个体减少焦虑、保持身心愉悦感的神经化学物质,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通过锻炼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个体减少孤立感,提升主观幸福感。 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属自我效能感范畴,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适应身体释放的刺激感,从而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自信心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中存在需要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情境(成绩不佳、比分落后等),此情境会不断调用个体情绪调节资源,完善促进其管理消极情绪的经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 结论: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积极情绪调节提升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