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p><center><strong>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strong></center>
<center><strong>张云亮、柳建坤、何晓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5卷第1期</strong></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2.1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
2.2 体育锻炼影响学业表现的集体机制
3 数据、变量和实证模型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介绍
3.3 实证模型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基准回归结果
4.2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结果显示:(1)青少年每天的体育锻炼投入时间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效应,每天体育锻炼时间45.6 min对学生文化课平均成绩的提升作用最大,这一结果支持了前人提出的“积极效应说”。
(2)心理健康因子、同学积极行为、同学关系、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是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文化课成绩的重要中介机制,BMI、每天睡眠时间等生理健康因素的中介机制未得到统计验证。体育锻炼有效扩展了青少年的同学交往,增加了彼此的信息交流与互动,降低了消极情绪,强化了互帮互助利他行为的发生,同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也培养了青少年学业积极行为,这些机制因素都显著改善了青少年的学业表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