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11.18 “TPSR”视角下高校健美操课程 教学研究

<p>&lt;center&gt;<strong>“TPSR”视角下高校健美操课程 教学研究 李丹《学校体育学》2022年第12卷第2期</strong>&lt;/center&gt; 研究目的: 该文通过借鉴美国TPSR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TPSR模式教学进行研究。 文章框架: 1 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TPSR模式的理论依据 Don Hellison 提出的 TPSR模式本质目的在于通过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 多展现道德行为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 范和较强的责任意识[3] 。因此,在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 中引入TPSR模式教学,对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 提升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 TPSR 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内容 根据TPSR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将高校健美操课 程中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目标设置为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的5个责任层级,即尊重、努力与合作、自我导向、关怀 与帮助、转移与提升,每个责任层级都有相应的教学目 标与内容(见表1)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0010961b766a95708606849e2f355168&amp;amp;file=file.png" alt="" /> 3 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TPSR模式的教学策略 3.1 水平1:尊重的教学策略 “尊重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健美操课程教学前,将5个责任层级内容及目标预先告知学生,使 其了解什么是负责任的课堂行为。在健美操课程教学 过程中,适当为学生普及健美操项目文化知识,提高学 生对健美操学习的积极性。健美操课程教学形式采用 分组制教学,此时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将责任层级 水平 1 的教学内容融入健美操技术教学过程中,初步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和尊重他人意识,为后期更高 责任层级的实现打下基础;在健美操课程教学后,教师 应主动询问学生的课程体验感,接收学生的课程反馈, 并做好相关课程记录。 3.2 水平2:努力与合作的教学策略 “努力与合作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健美 操课程教学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传授学生自我 暗示方法,建立学生学习健美操专项技能的信心。在 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动作技 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 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在健美操课程教学后,教师 应再次强调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课后组队参 加健美操活动或比赛,丰富学生个人学习经历、加深同 学情谊,增强相互合作意识。 3.3 水平3:自我导向的教学策略 “自我导向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重视学生 的自我导向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 能独立制定健美操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3.4 水平4:关怀与帮助的教学策略 “关怀与帮助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健美 操课程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自我负责意识和对他人 负责意识。 3.5 水平5:转移与提升的教学策略 “转移与提升教学策略”是在前4项责任层级达成 的基础上进行的,此阶段学生需要走出健美操课堂,检 验责任迁移的实际效果。 4 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TPSR模式的教学过程 4.1 关怀学生阶 关怀学生阶段贯穿于健美操课堂全过程,主要包 括对学生的了解、尊重、欣赏、鼓励等行为。在 4.2 认知对话阶段 认知对话阶段在课程的开始部分,目的是让学生 提前了解健美操TPSR责任层级目标设定。此阶段,教 师会与学生进行责任认知对话,使学生明确健美操课 程中责任行为的具体表现[6] 。此举措有助于学生的心 理建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3 技术教学阶段 技术教学阶段在课程的基本部分,教学重心应放 在对健美操技能的教授上。健美操成套动作由各种基 本步伐组成,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就必须重视 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教授。 4.4 讨论反思阶段 讨论反思阶段在课程的结束部分,主要由集体讨 论反思和个人反思两部分组成。在集体讨论反思过程 中,学生可以对课堂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同 伴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评 价表现,对不好的言论与行为及时引导,对好的想法与 观点提出表扬。之后进入学生的个人反思时间,学生 在进行个人反思的同时,需要完成教师分发的课程评 价表,评价表里的内容包含教师、班级和自我评价3个 维度。此举措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课堂情况,是后期 修改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 5 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TPSR模式的教学评价 在健美操TPSR模式下,组成教学评价的因素可划 分为学生运动参与情况、学生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学生 个人表现情况、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以及对班级整 体情况评价。采用Hellison制定的“TPSR学生日常记录 表”作为课程评价标准[7] 。“TPSR学生日常记录表”由教 师评价、班级评价和自我评价3个基本类别组成,由13 条主要内容构成,比例是5∶4∶4,并设置了非常同意、同 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评价标准,每个标 准对应的得分是5分、4分、3分、2分、1分(见表2)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25ee82be6a04d11420d22d91ec51b52&amp;amp;file=file.png" alt="" /> 6 结语 将TPSR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作为研究基础,从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出 发,尝试设计了高校健美操TPSR模式的教学程序,理 论上认为这种教学程序有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但具体效果还需后期实践的检验。教学启示如下。 (1)TPSR 模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国内学 者对该模式的研究相比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范围较 小,且处于初探阶段。因此,期望我国学术研究者将研 究焦点聚集于对TPSR模式的实践探讨中,为我国体育 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帮助。 (2)TPSR模式在国外的广泛应用证明了该模式的 有效性,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此要引起重视,将TP‐ SR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引入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中,改 善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 质量。 (3)TPSR模式只提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 原则和策略,没有提供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因此,我 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引入TPSR教学模式时,要依托该 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结合授课项目特征,将5个责任 层级融入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 过程中,构建出一套完整且符合实际的课程设计方案, 以帮助学生体育技能与责任意识的共同提升。 (4)TPSR 作为一个全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 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表现、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健全学生 人格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国体育教 育工作者应加强对TPSR模式的实践应用,贯彻落实我 国实行的教育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体 育教学质量。</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