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11.10 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体质、行为及认知功能特点

<p><strong><center>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体质、行为及认知功能特点 </strong></center> <strong><center>任园春、赵琳琳、王芳、程嘉、潘启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第36卷第3期 </strong></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探讨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低龄学童的体质指数、行为表现及认知功能特点。 <strong>文章结构</strong>: 前言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城区某普通小学 1 ~ 3 年级全体学生共 852 名为测试对象。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81235161fd4be0116ddc0b6073d3f82&amp;file=file.jpeg" alt="" /> 1.2 大肌肉运动发展评价 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 试( TGMD - 2) [12]作为评价手段。 1.3 体质指数评价 采用北京新东华腾体育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GMCS-II 型 A IC 卡体质测试仪中的身高测量仪和体重测量仪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按体重( kg) /身高2 ( cm2 ) 计算儿童的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将被试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 1.4 行为表现评价 采用 Conn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 ,以品行、学习、躯体障碍、多动-冲动、焦虑和多动指数 6 个因子的得分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 1.5 认知功能评价 采用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评价儿童的智能水平,本研究将不同智能水平分为智力水平高( 一级) 、智力水平中( 二级) 、智力水平低( 三、四、五级) 。采用数字划消测验 评价被试的持续注意能力,评价指标为总分及失误率。 1.6 数据处理与检验方法 使用 SPSS17. 0 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Kruskal-Wallis H 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为 P &lt; 0. 05。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的体质指数比较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626863691bf62f6a11bc55b4d05f0b9&amp;file=file.jpeg" alt="" /> 如图所示,在6—9岁年龄组中,大肌肉动作发展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儿童相比,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发生的比例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男生和女生在各年龄组中的表现与总体一致。 2.2 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的行为量表因子分比较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06ce204de4087c56fe56889ea013ad0&amp;file=file.jpeg" alt="" /> 随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增高,6 岁和 7 岁组儿童 Conner 行为量表( 父母问卷) 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gt; 0. 05) ,8 岁组儿童焦虑因子分 有减低的趋势。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2884c4119537a836735cc07b4a5203a&amp;file=file.jpeg" alt="" /> 9 岁组儿童躯体、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等因子分显著降低( P &lt; 0. 05) ,学习因子分有降低的趋势。进一步分 析可见,随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增高,7 岁男童多动、焦虑因子分显著降低,8 岁男童焦虑因子分显著降低,9 岁男童多动指数因子分显著降低( P &lt; 0. 05) ,学习因子分有显著降低的趋势;而在女童,仅见6岁组多动指数因子分显著降低。 2.3 不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儿童认知功能比较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a7d6bee296fc8981c198ce3a567db35&amp;file=file.jpe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2709ecb5b84fc1da794a9652e39a7e8&amp;file=file.jpeg" alt="" /> 在 6 ~ 9 岁年龄组中,大肌肉动作发展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儿童相比,数字划消测验的总分和失误率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6岁组女生和 8 岁组男生中,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较好比水平较差的儿童数字划消总分高,差异有显著性( P&lt; 0. 05) ; 但在 7 岁组女生中出现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较好比水平较差的儿童数字划消总分显著低( P &lt; 0.05) 的表现。 分析全体被试的智力等级分布,总体来看,9 岁组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越好,高智力等级所占比例也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但只有9岁女童呈现与总体一致的表现( P &lt; 0. 05,表 9) ,其他年龄的女童和全体男童未见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与智力水平一致的表现(P&gt;0. 05)。 3 分析与讨论 ① 体质指数是目前评价儿童体质健康状况重要的指标之一,本研究中四个年龄段中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儿童,其体质指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与体质指数无显著相关。这一发现似与常识相反,通常人们认为超重或肥胖的儿童运动成绩不良,且研究显示 儿童青少年BMI 越高,心肺功能越差; 而健身运动通过降低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脂肪体重,提高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 、柔韧性和耐力素质 ,从而改善其运动表现。 ② 传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由于与 BMI 关系密切,运动成绩( 动作的量) 很容易挫伤超重或肥胖( BMI 超标) 儿童的自信心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而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可以不受儿童BMI的影响,关注评价儿童动作发展的成熟度( 动作的质) ,并且能给体育教师提供制定 干预计划的信息,因此,推荐在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评价中增加 TGMD - 2 的使用,以完善小学体育的教学和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strong>结论</strong>: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 TGMD - 2 对 6 ~ 9 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进行了大样本、横断面研究,结果提示低龄学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与其超重 / 肥胖与否无关,而与其行为表现和认知功能相一致,随着年龄增加,这一特点更加显著; 男童大肌肉动作发展与其行为表现、女童大肌肉动作发展与认知水平关系更加密切。 <strong>建议</strong>:建议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应纳入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既可作为健康评价体系的补充,为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提供依据,又可作为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早期发现发展暂时落后的儿童,并通过运动干预的手段,促进其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同时促进其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发展。 文章优点: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 TGMD - 2 对 6 ~ 9 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进行了大样本、横断面研究,结果提示低龄学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与其超重 / 肥胖与否无关。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社会技能培训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影响</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