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10.7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链式中介作用

<p>&lt;center&gt;<strong>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链式中介作用 张春蕾《湖北体育科技》2023年第42卷第7期</strong>&lt;/center&gt; 研究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体育锻炼影响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采用由梁德清[29]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该量表从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这3个方面去衡量个体的运动量,体育锻炼量=强度×(时间-1)×频率,得分越高,说明体育锻炼量越多。 1.2.2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由张兴贵[30]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总共有50个题项,由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两个部分构成,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由Zimet[31]编制,严标宾等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1.2.4 基本心理需要量表 采用Deci和Ryan编制,喻承甫、张卫和曾毅茵等翻译的基本心理需要量表 2 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主观幸福感两两都呈显著正相关; 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分别为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为链式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同样显著。 结论:体育锻炼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