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p><center><strong>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陈作松《华东师范大学》
</strong></center>
研究目的:
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否存在关系、什么样的身体锻炼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否不同、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本研究在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及其预测指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理论假设模型,并采用文献法、逻辑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心理测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
(1)是否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层 面的整体检验的效应显著
(2)身体锻炼量 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层面的整体检验主效应不显著
研究结论:
(1)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可 以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感、学习满意感、身体满意感5个维度。
(2)编 制的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可以反映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全貌,具有良好的信度 和效度,可以作为身体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测量工具,也可用于对高中 学生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诊断、咨询与指导。
(3)参与身体锻炼高中学生比不锻 炼的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更加强烈,这一差异表现在两者之间的情感成份和特殊生 活满意感上。
(4)一次的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长期性的身体锻 炼可以提高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
(5)小锻炼量和中等锻炼量的身体锻炼随着锻炼持续 时间的增长,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加深,而大锻炼量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 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V”型的曲线状
(6)与锻炼量相比,锻炼持 续时间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更显重要。
(7)身体锻炼不仅可以直接对高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身体自尊,人际关系、人格等中介变量对高中学 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8)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但无助于提高应对方 式。
(9)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利于激发锻炼者自主 需要、关系需要的锻炼情境更有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