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2.21 课程思政因素在高校排球普修课的运用

<p>&lt;center&gt;<strong>课程思政因素在高校排球普修课的运用 姚鲆《体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25卷第1期</strong>&lt;/center&gt;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发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一种导向和趋势,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可知在排球普修课中加入课程思政因素大有可为,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也存在推广普及不够广泛,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与探讨,有利于课程思政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得到更好的运用,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p> <p><strong>1 “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strong>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指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综合开发隐性的教育资源,把“立德树人”的思想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把思政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材编写、课程考核与评价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目标的理念。该理念倡导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一致,形成协同的育人效应。 <strong> 2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排球普修课的必要性</strong> 课程教学在育人环节出现的弊病,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笔者认为,在高校排球普修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正当其时,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strong>3 高校排球普修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strong> 3.1 高校排球普修课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3.2 高校排球普修课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strong>4 高校排球普修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strong> 4.1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感 4.2 突出课程设计价值引领 4.3 加强部门间的协同与创新</p> <p><strong>总结:</strong> 我国高等教育强调“课程思政”实质上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育过程。该过程要求教学双方都要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努力营造“课程思政”氛围。就高校排球普修课而言,应利用排球普修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课程改革的核心出发,开展以排球知识技能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突出综合素质课程的使命和价值,实现知识转移和价值导向的有效结合。</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