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10.8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p>&lt;center&gt;<strong>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蒋士亚、张浩《当代体育科技》2022年第12卷第6期</strong>&lt;/center&gt; 研究目的: 探析体育锻炼强度与大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以及体育锻炼强度对学业成绩水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和学业成绩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文章框架: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体育锻炼强度的计算,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调查测量。该量表共有3个维度,分别从身体锻炼的强度、锻炼时间以及锻炼频率等3方面来确定身体锻炼量的强度。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用国内学者段建华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总体幸福量表(GWB)的基础上修订的量表。 学业成绩水平的测量,根据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学习情况和特点,自编学业成绩测量问题,共有两道题目,分表从学生主观感觉课程学习难易程度和实际课程学习情况(挂科数目)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分为优秀(1~2分)、正常(3~4分)、困难(5~6分)3个程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锻炼量、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的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平均得分为75.91分,表明调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差异性是否存在显著性,P&gt;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主观幸福感的子维度中的心境维度,P&lt;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专业学生在心境维度中,具有显著差异。 3.2 体育锻炼量对主观幸福感、学业水平的影响分析 3.3 学业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3.4 体育锻炼量、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验证体育锻炼、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以及主观幸福感子维度的两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学业成绩水平与体育锻炼量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0.03);学业成绩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不显著(P=0.127);体育锻炼量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不显著(P=0.149);但与主观幸福感的子维度健康担心(P=0.002)、生活满意度(P=0.001)、心境(P=0.001)、情感行为控制(P=0.000)具有显著性相关。 讨论 第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多数为小运动量,少数为中运动量和大运动量; 第二,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不同其主观幸福感具有差异,中运动强度&gt;小运动强度&gt;大运动强度,并对主观幸福感的子维度健康担心、生活满意度、心境、情感行为控制、具有显著正向相关; 第三,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不同其学业成绩水平具有差异,小运动强度&gt;中运动强度&gt;大运动强度,相关分析显示体育锻炼强度对学业成绩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P=0.03; 第四,大学生学业成绩水平不同其主观幸福感差异,优秀水平&gt;困难水平&gt;正常水平,揭示了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水平的内在联系,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有正向促进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和提升以及增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研究支撑。</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