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TPSR)的教学思考
<p><center><strong>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TPSR)的教学思考
张朋《浙江体育科学》2015年第37卷第2期</strong></center>
研究目的:
TPSR课程模式既重视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又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社会对道德公民的教育需求。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为学生责任的定位、发展与教学实施提供可视化路径,并具备完整的实施架构。
文章框架:
前言
1 TPSR 课程模式的研究梳理
1.2 TPSR课程模式的成果述评
2 TPSR 课程模式的教学实施
2.1 教学步骤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dbe685ced55c2ce1113a5693aab5f04&amp;file=file.pn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07c98e35c9a24ae0311ded882f80278&amp;file=file.png" alt="" />
2.2 实施方案———以排球为例
排球个人技术发挥与集体战术的实现环环相扣,是最能体现队员合作与负责等品德修养的团队项目。排球中对垫、对传、抛接、抛传、组织进攻、联合防守等技战术练习无不渗透着尊重、合作、信任与责任等品德的教育内涵。研究将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层级整合到排球技能教学活动中,<strong>设计14节课程规划(见表1),为教师有效应用TPSR教学模式提供参考。</strong>
2.3 实施策略与教学评价
2.3.1实施策略
2.3.2教学评价
3 结 论
TPSR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提供实践的舞台,把隐性德育目标转化成显性活动,是情意导向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在在教学实施中切勿因过分强调责任内容的融入,而忽略体育教学的技术、体能等本质目标的实现。责任内容与体育活动的融合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时间不足是较大的困扰,同时,教材内容的整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由此,教师应努力提高在意识谈话、强化认知、活动的选择与实施、策略应用、教学评价等不同阶段的专业知能,力求做到得心应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