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学前儿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
<center>**学前儿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center>
<p><strong><center>王欢、胡水清、李一辰、郑迎东《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第55卷第6期
</strong></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3~6 岁是学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和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幼儿 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为提高我国幼儿的体质和动作水平提供参考。
<strong>文章结构</strong>: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北京市 4 所幼儿园中全体 3~6 岁幼儿,要求幼儿身体健康,无运动和认知方面的障碍,所有受试儿童家长填写知情同意书。共有646名儿童进入本研究,其中男童326名,女童320名。
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①身体素质
②动作技能
③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男女童分年龄组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各项指标的标准分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07f0d5d3d8eca90903a8c35524fe427&file=file.jpe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c3e660d3c343603c4caca74cb3c64a7&file=file.jpeg" alt="" />
男女童的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的成绩随年龄增大而逐年提高,表明幼儿的速度、 上下肢力量、协调灵敏和平衡能力在3~6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男童的这几项身体素质略高于女童。不过,坐位体前屈的成绩男童呈现逐年降低,而女童则是小幅度增长的趋势,说明女童的柔韧性好于男童。男女童的12项动作技能变化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逐年升高的趋势,女童的滑步、跳跃、单手拍球动作评分高于男童,而男童的投球、 击球的动作评分高于女童。
2.2 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两组指标的总体典型相关系数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184c0cd08671e3a640400e24f3ce2dd&file=file.jpeg" alt="" />
男童第 1 典型相关系数和第2 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0.585 和 0.393,累积特征值比例为 0.798,提示,男童前两对典型变量解释了其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指标间 79.8%的相关性;女童仅第 1 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对应的特征值比例为0.697, 提示,第 1 对典型变量解释了其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指标间 69.7%的相关性。
2.3 典型结构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71b7e339cbe7503692bd5e137c75f4a&file=file.jpe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126660deccc5f20d2c2cada520f9c4d&file=file.jpeg" alt="" />
典型结构分析是分析典型变量和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第 1 对典型变量中W1 为 13 项运动技能指标(X1~X13)的线性组合,第1对典型变量中V1为6项身体素质指标(Y1~Y6)的线性组合。
男童:表 4 显示,男童W1 与X1~X13 的相关系数均为正,除与立定跳远动作技术(X5)的相关系数(0.338)较低外,与其他变量均呈中等以上的正相关。另外,表 4 还给出男童 13 项动作技能与V1的相关系数,在13项指标中与身体素质关系相对密切的指标是跑步、单脚跳、拍球、挥棒击球4项动作。
表 5 显示男童除体前屈(与V1 相关系数为 0.2)外,其他 5 项素质指标与V1 均呈中高度正相关。
女童:仅第1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表4显示W1 与X1~X13 均呈中等以上的正相关。在 13 项指标中与身体素质关系相对密切的指标是前侧滑步、单脚跳、拍球 4 项动作技能;表 5 显示V1 为 6 项身体素质指标(Y1~Y6)呈中高度正相关。
2.4 典型冗余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505e625fc647d3f2a8074e4207e292d&file=file.jpeg" alt="" />
男童:典型变量V1 解释本方原始变量(身体素质)标准化方差比例为 45.0%,解释对方原始变量(运动技能)标 准化方差比例为 15.4%(表 6);W1 解释本方原始变量(运动技能)标准化方差比例为33.9%,解释对方原始变量(身体素质)标准化方差比例为 11.7%(表 6、表 7),提示,男童身体素质的变异中 11.7%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表 7)。
女童:典型变量V1 解释本方原始变量(身体素质)标准化方差比例为 46.8%,解释对方原始变量(运动技能)标准化方差比例为15.8%(表6);W1解释本方原始变量(运 动技能)标准化方差比例为 37.5%,解释对方原始变量(身 体素质)标准化方差比例为12.7%,提示,女童身体素质的变异中 12.7%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表 7)。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06a76993467f6bed27be3cb1ce028cc&file=file.jpeg" alt="" />
平衡木(Y6)对应的决定系数最 高,男女童均为0.25左右,而体前屈(Y5)的决定系数最低,男女童均小于 0.1,其他 4 项指标对应的决定系数在 0.1~ 0.2 不等,男女童略有差异。
3 讨论
① 现在国内研究的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6 岁以下很少;
② 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从整体上研究幼儿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发现3~6岁幼儿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存在明确的整体关联性,第1典型相关系数,男童为 0.585,女童为 0.582,均呈中度相关。
③ 本研究发现,男女童之间的典型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男童提取了两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而女童则仅第 1 对典 型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且第 1 对典型变量的结构男女童之间也略有不同。特别地,男童第 2 对典型变量的实际意义难以解释。此结果提示,男女童间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可通过增加样本量或加入更多的年龄段做进一步研究。
④ 在本研究中,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柔韧与动作技能关联度不高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目的是反映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肩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在幼儿阶段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与幼儿上下肢长度和比例更相关,而与动作技能的关联性较低。
⑤ 在13项动作技能指标中,多数指标与身体素质有中度以上关联,其中相关系数较大指标是单脚跳(男女相同),单脚跳是一项重要的移动动作,动作难度比双脚跳大, 在TGMD测评中,不仅要求单脚连续离地和落地,还有对上肢摆动、非支撑腿摆动的要求。该动作的成功完成需要神经肌肉协调性、身体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力等多项素质的支持。由此可见,幼儿单脚跳动作之所以成为预测身体素质的重要因子是建立在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共同的神经生理基础之上的。
总结:
<strong>结论</strong>:3~6 岁幼儿身体素质评分和动作技能评分两类指标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第1典型相关系数:男0.585,女 0.582),动作技能的整体水平可以解释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约12%的变异,动作技能的整体水平对身体素质各单项的解释能力不同,其中,对平衡木项目的解释能力最好(决定系数约为 0.25),对体前屈项目解释能力最差(决定系数 小于 0.1),对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和双脚跳项目的解释能力在 0.1~0.2。与幼儿 6 项身体素质水平密切相关的动作技能主要包括跑步、单脚跳、滑步、拍球、击球动作(相关系数大于 0.4)。
<strong>建议</strong>: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增强体育教师的动作教学意识,帮助老师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动作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融入动作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体质, 同时还可以带动幼儿认知、社交和语言的全面发展。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学前儿童感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