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4.13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特征分析

<p>&lt;center&gt;<strong>高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特征分析 马嵘、殷瑞《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30卷第12期 </strong>&lt;/center&gt;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本研究利用国内学者编制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筛选出的大学生,在理论上属于高社会性体格焦虑群体。对筛选出的这一群体进行参加体育锻炼等相关特征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与国外的研究结论相比较,对深入了解社会性体格焦虑对身体锻炼行为的影响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也能丰富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成果。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被试的筛选 1.1.1 筛选范围 大学一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1325人‚其中男生356人,女生 969人;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1191人,其中男生 358人,女生 833人。总筛选人数为 2516人,均为汉族。 1.1.2 筛选工具 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S):该问卷是由徐霞修订的用以测量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自陈问卷。共包括 15个条目。被试要求选择与体格有关的符合程度。回答用Likert-5点计分,计分范围从符合程度为“完全不符合我” 的1分到“完全符合我” 的5分。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由三个维度组成。对他人消极评价的担忧维度、对体格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维度和对社会比较的不安维度。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1.1.3 筛选程序与方法 首先‚利用学生开学首次上体育理论课的时间填写《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同时在施测过程中,尽可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数据录入和处理时,将各学生社会性体 格焦虑总分进行标准化,取标准分≧ 1的男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标准分数即z分数,它以标准差为单位,反映了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1.1.4 筛选结果 本研究筛选过程中,二年级男生358人,标准分≧1的人数为67人,占总体的 18.72%;二年级女生833人,标准分≧ 1的人数为117人,占总体的 14∙05%;一年级男生356人,标准分≧ 1的人数为59人,占总体的 16.57%;一年级女生969人,标准 分 ≧ 1的人数为137人,占总体的14∙14%。根据测量学要求,都小于总体的25%,可以认为被筛选出的被试属于此学生群体中的高社会性体格焦虑人群。 筛选出的大学生被试共计380人,其中男生 126人,女254人。 1.2 问卷调查法 针对筛选出的被试发放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52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92.6%。 1.3 心理测量法 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同被试筛选中研究工具。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该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以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并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的参与水平。身体锻炼量的得分=强度 ×(时间-1)×频率。身体锻炼量制定的标准是:小锻炼量≤19分,中等锻炼量为20-42分,大锻炼量≥43分。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2。 1.4 数理统计法 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l2000、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对象 汉族非体育专业大学生352人,其中男生125人,女生227人。 3 研究结果 3.1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体育课选课情况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在体育选项课中所选项目相对比较分散,男生所选项目的前三位是篮球(36人,28.8%)、乒乓球(24人,19.2%)和羽毛球(17人,13.6%);女生所选项目的前三位是健美操(47人,20.7%)、体育舞蹈(37人,16.3%)、街舞和乒乓球。 而选择这些项目的原因中,男生排在前四位的原因依次是兴趣所在,时尚追求(99人,79.2%)、有助于身体健康(78人,62.4%)、有助于个体的体格或体型的发展(61人,48.8%)、有助于和同学之间的交流(60人,48%) ;而女生排在前四位的原因中,前三位和男生一致(153人,67.4%;139人,61.23%;131人,57.71%),第四位是认为选择该项目是因为难度小,易拿到学分(89人,39.21%),男生排在第五位的原因也是该选项(40人,32%)。只有很少的被试选择项目是因为该项目能够避免在运动环境下展示个人体型,男生(10人,8%),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平均分为 48.3±3.47,略高于男生总体( 48.21±4.84);女生(32人,14.1%),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平均分为53.75±5.98,也略改于女生总体。 3.2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参与可与体育锻炼情况 3.2.1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参加可与体育锻炼项目的原因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992aadb6f983dde307a875759ed2c2b&amp;amp;file=file.png" alt="" /> 男女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有不一致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76人,60.8%)显著多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 X2=5.832,P﹤0.05) ;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120人,52.86%)虽然多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107人,47.14%),但两者间并没有显著差异(X2 =0.744,P﹥0.05)。 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被试中,项目的选择比较分散,其中男生多选择进行篮球(32人,25.6%)和慢跑(17人,13.6%)项目的锻炼,而女生则多选择进行慢跑(45人,19.82%)和羽毛球(23人,10.13%)项目的锻炼。 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的原因中,男女也有一定的差异,女生的首选原因是促进健康,其他增强体质、娱乐、控制体重和塑造良好体型选项极为平均;而男生的首选原因是娱乐,选择控制体重,和塑造良好体型,的比例极低。 3.2.2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0cf3f61ebb6964a420434c327710a05&amp;amp;file=file.png" alt="" /> 表 2、3表明‚多数高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被试从事小锻炼量的体育活动,女生从事小锻炼量的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比高于男生;从事中等和大锻炼量体育活动的被试中,男生都高于女生。同时,从事小锻炼量体育活动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的均值与大锻炼量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的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从事中等锻炼量体育活动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的均值与大锻炼量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的均值也有显著差异(P<0.01)。 由此可见,社会性体格焦虑越高的人群越偏爱中小锻炼量的体育活动。但是在男女分开的群体中,由于筛选标准的一致性,并被看到被试在不同锻炼量间社会性体格焦虑分支有显著差异。 3.2.3 高社会体格焦虑大学生喜欢的身体锻炼人数规模和情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696abbeccb437f09c7720a63e367d1a&amp;amp;file=file.png" alt="" /> 从表4可知,男生和女生一样最喜欢和朋友2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是和很多人一起锻炼,最不喜欢的是独自进行体育锻炼,且男生和女生对三种锻炼形式的选择有显著差异。 从表5可知,女生中有183人在锻炼情境中不喜欢异性在场,显著高于喜欢异性在场的女生;而不喜欢异性在场的男生)虽然多于喜欢在锻炼情境中有异性在场的男生,但两者并没有显著差异。在这一点上,男生与女生被试对锻炼情境的要求和意向并不一致。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选课情况 根据被试所在学校的总体选课情况,所有被试者在体育选项课的项目选择上并没有显示出与其他大学生的区别。而女生多数选择了易强调体型的健美操和体育舞蹈项目的原因,是由于此类体育教学课,并没有对授课环境(如在室内安装镜子等)和着装(如穿健身健美操服等)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学生在选课中并没有因为这些因素而放弃此类项目。当然,在选择这些项目的原因中,男女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都考虑到了利于体型和体格发展的因素,但也有相当比例的被试是因为项目简单‚易拿到学分而选择项目。因为没有进行其他低体格焦虑人群的调查,所以无法比较高低体格焦虑人群的差异,以及选择此选项,是否意味着一种逃避身体锻炼的行为。但是有研究表明,具有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个体有类似这样的行为和认知逃避,这也是缓解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应对方式之一。 4.2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情况 本研究中,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男生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男生,而女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虽多于参加的人数,但并没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于女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方面,与大多数研究结论相一致,因为目前的研究也多数针对女性。而对于男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但它发生的原因与女生并不一致,所以,在锻炼行为的表现上也可能出现与女生的不同。但是,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体育锻炼量都偏小,而且高于从事大锻炼量体育活动的被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也与本研究假设相符,即社会性体格焦虑越高,体育锻炼量就越少。但是,在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选择上,男女生首选的都是与自我表现无关的原因,男生选择娱乐,女生选择促进健康。男生选择控制体重和塑造良好体型的比例极低,但是女生在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和塑造良好体型选项极为平均,这与徐霞,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高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女大学生更可能选择控制体重和塑造形体为锻炼原因。 4.3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情境 在身体锻炼情境的选择上,与国外的研究并不一致。国外的研究证明,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女性比低社会性体格焦虑女性更喜欢单独进行身体锻炼。而在本研究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支持此研究结果‚男女生都显著的表现出喜欢与朋友2人一起进行锻炼,其次是集体锻炼,最后是独自锻炼。国内学者徐霞的研究结果表明,更多的女生愿意以集体的身份出现在锻炼情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向来是注重集体的国家,而国外的文化则更强调个人。同时,国内外研究使用量表的不一致性都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因素。而在另一情境因素中,本研究中的男女被试都不喜欢在身体锻炼时有异性在场,更是较为突出的保护性自我表现行为,但有无异性在场对男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说明在对锻炼情境的喜好上有着性别差异,女生的保护性自我表现行为可能更强于男生。性别是影响被试在锻炼环境中社会性体格焦虑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观点与国外的很多研究相同。 <strong>5 结论</strong> 5.1 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在体育选项课的项目选择上并没有显示出与其他大学生的区别,但选择项目时,都考虑到了利于体型和体格发展的因素,但是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项目简单,容易拿到学分而选择项目。 5.2 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但是他们都多从事小锻炼量的体育活动。女生的锻炼原因多与体型相关,而男生参与锻炼的原因多与体型无关。 5.3 男女生均喜欢与朋友一起锻炼,其次是集体锻炼,最不喜欢独自锻炼。锻炼情境的喜好有文化背景的影响。性别是影响被试在锻炼环境中社会性体格焦虑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