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儿童青少年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回顾、解释及启示
<center>**儿童青少年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回顾、解释及启示
</center>**
<center>**徐君、蔡玉军、马晓然、王 俊、刘诗洁、陈思同《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3卷第6期
</center>**
**研究目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基本动作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正逐渐出现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中。
**文章结构**:
前言
1 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
1.1 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回顾
人类动作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认为,有必要在儿童时期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因为基本动作技能是后续参与身体活动的基础。位移技能是反映人完成体能类身体活动项目(如竞赛)的基础,物体控制技能是反映人完成技能类身体活动项目(如球类)的前提,因此,学者们试图从基本动作技能类型出发,探讨其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参与度影响的差异。综上可知,总体上,儿童青少年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会因动作技能类型和年龄等因素而有细微差别。
1.2 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相关关系的心理学解释
身体自我概念是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青少年基本动作技能和身体活动关联紧密,通过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动作技能影响其身体活动。基本动作技能能力是身体自我概念的重要来源,高基本动作技能能力的个体在运动中更容易获得积极的反馈,认为自己更具有价值和吸引力,从而拥有更高的身体自我概念。研究表明,身体自我概念是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
2 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
2.1 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回顾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不仅与基本动作技能密切相关,而且受感知运动能力的影响。感知运动能力是儿童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感知觉系统和大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构成的“运动-知觉-认知” 行为模式,是对自身运动能力主观认识和反映的心理特征。综上可知,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发展感知运动能力对身体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儿童早期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的关联强度证据尚不充足 ,没有相对一致的结论,仍需进行纵向和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2.2 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相关关系的心理学解释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将动机分为 3 种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内部动机是最高程度的自主动机;外部动机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 4 种类型。内部动机、整 合调节和认同调节被认为是自主性动机,内摄调节和外部调节被认为是控制性动机,其中自主性动机与积极的认 知 、情感和行为结果有 关 ,而控制性动机会破坏这些结果。自我决定理论在解释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对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 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的相关研究回顾
3.1 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的相关关系研究回顾
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感知运动能力是青少年参与基本动作技能的动力。然而,也有研究结果与之不一 致。刁玉翠 等[21]测评了我国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 能(TGMD-3)和感知运动能力(PMSC),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感知运动能力与基本动作技能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关于儿童早期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 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2 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相关关系的心理学解释
能力动机理论(competence motivation theory, CMT)
研究的重点是感知能力的概念,是基于个体能力感受的成就动机理论,将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分为六大类(即归属感、技能发展、兴奋/挑战、成功/地位、健身、能量释放)。 基本动作技能是能力动机形成的基础,高基本动作技能能力的儿童青少年在运动参与中更容易体会到运动参与乐趣和掌握感,能极大地提高其参与动机。研究表明,能力动机理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对提高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能力动机理论进 行干预指导,可以作为提高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能力的一个有效策略。
4 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
4.1 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回顾

有学者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一方面,在关于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关系的研究中,认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基本动作技能而不是感知运动能力。有结果显示,基本动作技能对身体活动的预测性(R2=0.15,β=0.33,p=0.001)高于感知运动能力对身体活动的预测性(R2 = 0.06, β = 0.25, p=0.001),基本动作技能对身体活动的影响更大。然而,感知运动能力影响青 少年的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高感知运动能力的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更积极,低感知运动能力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参与。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拥有高基本动作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儿童参与身体活动更积极,并强调在儿童时期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均是提高身体活动 水平和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认为基本动作技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参与程度 的主要潜在机制,感知运动能力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 体活动水平和参与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感知运动能力总体上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在儿童早期该中介效应不显著。
4.2 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关系的心理学解释
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 3 个基本的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基本心理需要是连接外部环境、个体动机与行为的核心,当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刺激产生动机。有研究发现,高物体控制技能的儿童拥有较高水平的自主需要,高稳定性技能水平的儿童拥有较高的自主性动机,自主性动机是感知运动能力形成的潜在因素。这表明,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自主性动机之间关联紧密。
由此,关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尚未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自我决定理论可以解释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未来研究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区分自我决定理论的不同动机对基本动作技能、 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具体关系的解释依据,特别是感知运动能力的中介作用。
5 启示
5.1 研制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的评价维度相一致的本土化测量工具
5.2 探讨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相关关系的具体路径
5.3 加强三者关系的心理学解释,进一步优化机制 模型
6 总结
**结论**: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对儿童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①感知运动能力对基本动作技能和身体活动关系的中介作用的年龄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
②尚未有充足的证据能解释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三者关系的内在原因。
③ 建议我国学者在今后研究中研制基本动作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的评价维度相一致的本土化测 量工具;
④ 探究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关系的具体路径;
**自拟题目**:儿童青少年基本动作技能、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