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迪的论文笔记


4.10 不同运动项目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p>&lt;center&gt;<strong>不同运动项目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马嵘《体育人文社会学》2009年第1卷第4期 </strong>&lt;/center&gt;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是选择在运动项目分类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项目(健美操、街舞、篮球和乒乓球),发现不同运动项目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中是否能够降低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焦虑,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strong>文章框架:</strong>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针对新疆师范大学刚入学一年级的非体育专业普通女大学生(平均年龄 20.10±0.78),在学生自然选项后,根据项目班级人数选择自然班进行实验,最终确定健美操班 29 人,街舞班 31人,篮球班 21 人,乒乓球班 29 人。 1.2 研究工具 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S):该问卷是由徐霞修订的用以测量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自陈问卷,共包括 15 个条目。被试要求选择与体格有关的符合程度。回答用 Likert- 5 点计分,计分范围从符合程度为“完全不符合我”的 1 分到“完全符合我”的 5 分。 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由三个维度组成。条目 1、4、6、9、12 和 14为对他人消极评价的担忧维(NE);条目 2、7、10、11、13 和 15为对体格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维度(SP);条目 3、5 和 8 为对社会比较不安维度(SC),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1.3 实验程序 1.3.1 项目选择 新疆师范大学开设的体育选项课项目包括有 13 项,根据项群理论[4]大致分为三类,同时参考学生选择数量较多的项目,最终确定以下四个项目进行研究: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的健美操和街舞、技能主导类表现同场对抗性项目的篮球和技能主导类表现隔网对抗性项目的乒乓球。 健美操与街舞虽然在这里都归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但两个项目的特征却相差很大。从音乐的选择、服装的要求、动作的特点,乃至审美的角度都有较大差异,所以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中选择了 2 个项目。 1.3.2 实验时间和内容 实验时间基本与高校体育课相同,总时间为10周,1次/周,100 分钟/次。 内容: 健美操项目教授“健康活力水晶级组合”健身健美操一套; 街舞项目教授“时尚街舞组合”一套; 篮球项目教授:进攻移动技术、防守移动技术、运球急起急停、运球转身、体前变向还手运球、背后变向换手运球、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及交叉步突破; 乒乓球项目教授:乒乓球移动基本步法、平击发球与推挡、发急球、正手攻球基本技术和反手发短球。 所有项目在教学中都经过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教学以及身体素质练习三个阶段。各项目教师经培训后,在一堂课中,测量学生5次10秒心率值,保证各项目平均心率维持在130-150次/分的中等运动强度内。承担各项目教学实验的教师均为各项目专业突出的教师。 1.3.3 实验程序 首先,在开课第一周,学生选项后,确定实验项目、班级和人数,并对授课教师和相关实验人员进行相关实验培训,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不提及和解答有关体型或体格的相关问题。第二,在实验前进行社会性体格焦虑测量,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10 周教学实验过程中,及时和实验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交流,并强调运动强度的调整与达成。实验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后测,及数据录入和统计。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4.0 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选择不同运动项目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差异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d83570ef5074dfbac0d4a74a983aa68&amp;amp;file=file.pn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d3f67a24df59a07fd7a8819e6c34098&amp;amp;file=file.png" alt="" /> 根据前测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分值,可以看出(见表 1、2),选择健美操项目的女生和其他项目相比具有最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且与街舞项目女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对体格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SP)维度上也显著高于街舞项目女生(P<0.01),乒乓球项目女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也显著高于街舞项目(P<0.05),其他都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不同运动项目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差异比较 2.2.1 不同运动项目女大学生实验前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差异 性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2abd8cbb1987757bb0e279b89918525&amp;amp;file=file.pn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151ff54356964bee85ddd62fb6605c6&amp;amp;file=file.png"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7a135bf25f54d127b25ffd06ba423778&amp;amp;file=file.png" alt="" /> 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相差较大。从表 3 可以看出,实验后,除了篮球项目社会性体格焦虑略有降低(P>0.05),其他 3 个项目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街舞项目女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SPA) 以及对他人消极评价的担忧 (NE) 和对社会比较不安(SC)维度都有显著增加(P<0.05)。健美操和乒乓球项目女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增加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2.2.2 不同运动项目间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变化的差异比较 实验后,各项目女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变化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对社会比较的不安(SC)维度上,由于篮球项目女生降低,而健美操、街舞和乒乓球项目都增加,造成它们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分析与讨论 3.1 选择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差异 Frederick 和 Morrison[5]的研究发现,高社会性体格焦虑个体更喜欢参加健身类型的身体锻炼活动,而不是个人和集体形式的竞技运动。在这一点上,本研究结果与其有相似性。同时,在本人的其他研究中也发现,较高社会性体格焦虑焦虑的个人都注重自己的体型或者体格;在选择项目时,虽然兴趣爱好是一个强有力的原因,但同时他们也有其他想法,或者考虑积极促进自身体型改变的项目,或者考虑消极逃避,选择不强调体型且简单容易拿到学分的项目。这样看来,选择健美操和乒乓球项目的女生正是符合了这两个极端形式。 3.2 不同运动项目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此研究结果,可能与几方面原因有关:首先,由于被试均为新生,在入学开课后已进入 10 月中旬,同时根据新疆的气候特点,能够授课的最长时间为 10 周,之后由于冰雪和寒冷将无法进行室外体育课教学。气候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课的质量。其次,由于刚入校的新生在身心上都处于一个新的适应过程,大学新的体育授课方式也需要学生有一段适应过程,这也能造成对心理的不良影响。再次,根据经验性结论,新生在入校的第一二学期,由于饮食的不适应性,多数同学,尤其是女生会“发胖”,同时,实验时间基本在秋冬季,在这样的季节,生理上本身就有一个“贮备”阶段,也会对体型和体格的变化造成不利影响。最后,因为气候和新入校的原因,新生在这一阶段除了体育课活动外,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规律的身体锻炼能够给人们带来潜在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周一次的体育课与“规律的身体锻炼”就有了不小的差距。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各维度不能降低的原因。虽然,有些研究认为锻炼频率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改变并没有关系,但何谓“规律的身体锻炼”,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 篮球项目是一个不强调体型或体格的项目,同时,从教学内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本实验阶段更多进行的是技术教学,而对于体能的要求比较低(虽然每节课都有身体素质练习),技术技能的发展多于其他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社会比较不安(SC)维度的下降是可以解释的。 <strong>4 结论</strong> (1)女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项目选择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选择健美操和乒乓球项目的女生社会性体格焦虑显著高于选择街舞项目女生。 (2)健美操、街舞、篮球和乒乓球,均不能在 10 周的体育教学课后有效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 (3)街舞项目体育教学课后,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有显著增加。</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