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的论文笔记


4.4青少年体育锻炼中的同伴效应及性别差异

<p><strong>青少年体育锻炼中的同伴效应及性别差异 权小娟,卢春天《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4月15日</strong><center></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基于“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CEPS )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构建最小二乘线性(OLS)回归模型 、系数集束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同伴群体对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1.1 同伴效应的涵义 1.2 同伴效应与青少年发展 1.3 同伴效应、性别与青少年体育锻炼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 2.2 变量 2.2.1 因变量:每周体育锻炼时间 2.2.2 自变量:,朋友数量、是否有异性好友、积极好友得分、消极好友得分以及与班级同学关系 2.2.3 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自我效能感、认知能力、户籍、家庭经济条件、父亲受教育水平 2.3 方法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de0e960213bba3d0021cdb997061c427" alt="" /> 3 结果与分析 3.1 同伴群体与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f054750ad470deea2e1e04c86f3f327" alt="" /> 3.2 同伴群体与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回归分析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4a40c4b2776e845e9016813b902d44bb" alt="" /> 3.2.1 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 3.2.2 分性别样本回归分析结果 3.3 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影响的系数集束化分析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6afff8b07d0850e5d8a499ae0479dd0" alt="" /> 4结论与建议 <strong>结论:</strong> ①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效应约为个体特征影响的 80%、家庭特征影响的 1.8 倍、班级和学校特征影响的 1.4 倍。 ②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男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最强影响因素,大幅度超越了个体、家庭、班级和学校特征的影响,但对女生的影响弱于个体、班级和学校效应。 ③异性好友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特别是对男生而言, 有异性好友者每周体育锻炼时间约增加12%。 ④对女生而言,独生子女体育锻炼时间比非独生子女高15%。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通过同伴群体的多方面分析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程度的性别差异; 控制变量纳入个人、班级、家庭及学校多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其性别差异的影响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同伴效应及性别差异</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