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
<p><strong>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
张韧仁,刘萍,杨立,陈琴,潘腾远《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 2 期</strong><center></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探索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计
采用不等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准实验设,男女各半,身体健康且没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史。
采用不等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准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身体锻炼( 9 个水平: t0、t1、t2、t3、t4、t5、 t6、t7、t8 9 个时段的身体锻炼) 、锻炼承诺( 2 个水平:高锻炼承诺水平、低锻炼承诺水平) 、日常锻炼行为( 2 个水平: 高日常锻炼行为水平、低日常锻炼行为水平) ; 因变量为情绪状态。
1.3 测量工具:运动承诺分量表、日常锻炼行为简易问卷、情绪状态测量工具
1.4 实验任务
1.5 实验时间
1.6 实验流程
①施测运动承诺分量表、日常锻炼行为简易问卷。
②引导被试熟悉实验室环境,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及其可能出现的不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提前向被试解释情绪状态测评指标的概念、测评方式及作答要求,并要求每一个被试练习至熟悉掌握。请被试用手示意跑台前方图片上与其即刻情绪状态的对应数字,可单选也可多选。锻炼之前由主试安排,期间和之后由被试自行掌握,若长时间不反应,主试会给予提醒( 如若你不反应,就假定你仍处于上次选择的情绪状态) 。
④采集 5 min 情绪状态自行测评数据。
⑤设置起始跑速并计时,被试进行 30 min 跑或走,期间自行实施情绪状态测评和调速。
⑥30min跑或走之后,被试继续在跑步机上放松或就近走动和就坐 10 min,期间自行实施情绪状态测评。
⑦主试及时记录被试锻炼前后、期间的情绪状态,期间的调速( 提速和减速) 以及对应的时间点。
⑧主试与被试核实记录的情绪状态测评结果、调速情况,必要时根据被试反馈修正; 向被试询问处于不同情绪状态时的心理感受以及调速缘由。
1.7 数据采集与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锻炼承诺水平的短期情绪效益
2.1.1 积极情绪体验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10afef45881dd1a323510f728722d4d" alt="" />
2.1.2 消极情绪感受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01cdbeaa048e9b57de1e5a41837a794" alt="" />
2.2 不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的短期情绪效益
2.2.1 积极情绪体验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ef1ec791d0d0691e1df9293aeeb1406b" alt="" />
2.2.2 消极情绪感受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441a1469b08943712b04dbfc8e3f125" alt="" />
2.3 不同锻炼持续时间的短期情绪效益
2.3.1 积极情绪体验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02f87b11550bde3ec069d53b310ab0e" alt="" />
2.3.2 消极情绪感受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e7660c9bf3aba43f6310de27cb6300d" alt="" />
3 分析与讨论
3.1 身体锻炼的短期情绪效益存在不同锻炼承诺水平差异
3.2 身体锻炼的短期情绪效益存在不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差异
3.3 身体锻炼的短期情绪效益存在不同锻炼持续时间差异
4 结论
<strong>结论:</strong>
(1)锻炼承诺水平高,锻炼期间、之后的愉悦、活力、流畅体验更佳,前、后、期间焦虑感受更强;
(2)锻炼承诺水平低,锻炼之前活力体验更佳,期间疲劳感受更强; 日常锻炼行为水平高,锻炼之前愉悦体验更佳,期间抑郁感受更为频繁、之后焦虑感受更强;
(3)日常锻炼行为水平低,锻炼期间活力、流畅体验更佳,之后愉悦、流畅体验更佳,之前焦虑、抑郁感受以及期间、之后疲劳感受更强。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采用量表和实验法共同进行进行情绪效益的测量,使得数据更具说服性;
针对锻炼承诺、锻炼水平和锻炼时间分别进行划分,并进行了差异性的分析
<strong>文章缺点:</strong>
文章也应针对锻炼频率进行划分研究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对身体锻炼主观幸福感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