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的论文笔记


2.19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center>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center> <center>于可红,卢依娟,吴一卓《体育学刊》2021年3月</center> <p><strong>研究目的:</strong>从个体与人际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与来源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浙江省 5 所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测量工具 1)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 2)锻炼自我效能量表 3)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量表 4)社会支持量表 1.3 测量工具信效度检验 1.4 数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修正与配适度 2.2 模型中各因子路径关系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b325ecb6e21a8dd8865bd11fcfce8e4"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657801ff5a0e67b8b9209cded62a146" alt="" />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e0613a34746644164d5780afe39512f" alt="" /> 3 讨论 4 结论 <strong>结论:</strong> ①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水平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 ②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 <strong>建议:</strong> 在未来大学生锻炼行为促进的研究中需要同时考虑个体与同伴以及教师两个来源,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的社会化特征进行干预。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 为促进中,应重点强调同伴支持的重要作用,注重创造大学生和同伴朋友一起锻炼的外部环境,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影响因子路径分析全面,数据清晰 <strong>文章缺点:</strong> 调查人群分布不全面</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