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的论文笔记


3.27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p><strong>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李永慧《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 第29卷 第6期</strong><center></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研究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希望感之间的相互关系。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第一部分采用郑日昌等于2005年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 健康量表》,包含12个维度,每个维度有8个问题项。 第二部分是自编《大学生希望感测评量表》,该量表包含高校大学生关注的六个生活领域。 第三部分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为自评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其中积极应对其中积极应对分量表为1-12题,消极应对分量表为 13-20 题。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相关分析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183e190c6070d59192834037fc2ac2d" alt="" /> 心理健康量表得分与其希望感两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量表得分与其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量表得分与其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希望感与其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希望感与其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高、低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希望感和应对方式比较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ea878ce77302ea0d8326be6b326a85f6" alt="" /> 2.3 希望感的中介作用检验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ad7ff2b177aa9baf1894bc6284c6c9e" alt="" /> 心理健康水平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希望感;当心理健康水平和希望感同时进入回归分析时,心理健康水平和希望感都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当心理健康水平和希望感同时进入回归分析时,心理健康水平和希望感都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结果还表明,希望感在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含0, 3 讨论 <strong>结论:</strong>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希望感较高,他们更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应对方式,而且通过希望感间接影响其应对方式。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将应对方式分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量解释说明 <strong>文章缺点:</strong> 心理健康也应进行子维度的划分分别进行积极和消极的讨论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感的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和希望感的中介作用</p>

页面列表

ITE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