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公民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探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许登云,乔玉成《西安体育学院学
<p><strong>公民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探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许登云,乔玉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 年 11 月</strong><center></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以“有意识是否一定会有行为”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公民体育意识调查”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公民体育意识和行为调查数据,建立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公民体育意识与实际行为选择的“悖离”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在公民体育意识水平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导致公民体育意识与实际行为悖离的内在原因和机制,以期为公民体育意识向实际参与行为转化扫清障碍,为完善和调整全民健身政策提供参考。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问题的提出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p>
<ol>
<li>1 理论框架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3ba1cf15cf01e3c16c963293fbae30e9" alt="" />
2.2 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假设
H1: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 4 个维度中的变量间均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这些变量对公民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转化均有可能产生显著影响;
H2: 体育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对调节“体育意识与实际行为的悖离”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H3: 公民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调节“体育意识与行为的悖离”均有显著影响。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 模型构建
3.3 变量选取与解释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955e37761baf0b4c760b92b706c5994" alt=""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有接近一半的公民存在体育意识与实际行为悖离现象;本组样本公民体育行为态度比较积极;公民参与体育活动行为决策时能够听从周围人劝说或建议者占比不是很高;目前我国公民体育技能的掌握和社会支持环境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而公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志还是比较顽强的;说明公民体育锻炼参与意向还是比较高的。
4.2 相关性分析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178e10e3293f0e7a4e2ecded1056905f" alt="" />
4.3 回归分析
4.3. 1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最终进入模型分析的变量只有体育情感(X2) 、体育意愿(X3) 、体育技能(X7) 、体育意志(X9)、行为意向(X10)。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a776ab12a21f8f409df929ced717139d" alt="" />
采用 SPSS 19. 0 统计软件对 1 891 个样本数据进行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运算,结果显示,模型 Hosmer - Lemeshow 检验 P=0.144 >0.05,且作用方向与预期一致,预测准确度达75.6%。这说明模型整体对数据的适配性较好,假设 2 有5个变量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而假设 3 不成立。
4.3.2 影响公民体育意识与实际行为悖离的因素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strong>结论:</strong>
( 1) 我国公民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现象的发生率接近 50% 。
( 2) 公民体育行为态度维度中的体育情感、体育意愿对公民“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发生的可能性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公民体育情感越浓、体育意愿越强,“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的发生概率越低。
( 3) 公民体育主观规范维度中的“责任担当” “从众心理”“周围人的劝说和建议”只是公民做出体育行为决策时的参考,对公民体育意识向行为转化并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 4) 公民体育知觉行为控制维度中的体育技能、体育意志对“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体育技能越好、体育意志越强,“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发生的可能性越低,体育意识转化为行为的几率越大。
( 5) 公民体育行为意向对“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 6)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均无显著影响。
<strong>建议:</strong>
1) 公民的内生体育情感、行为意愿、意志和意向能对公民体育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有助于降低“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国家要想提高体育人口总量,还需要不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强化公民体育情感,提升体育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公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培育公民体育意志,将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重点放在“内生动力”上,也就是在公民体育意识向行为转化方面下足功夫。
2) 公民体育技能是影响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技能培训,提升公民的体育素养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应成为新时代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文章将“体育意识与行为悖离”作为一个因变量进行研究(个人不太明白怎么将这个变量进行量化然后进行回归分析)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探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li>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