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模型
<p><strong>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模型
王丽娟,郑丹蘅《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2月15日出版</strong><center></center>
<strong>研究目的:</strong>
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引入身体活动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构建扩展TPB(METPB)模型,检验该模型对9~19岁青少年群体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适用性,探讨该模型对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青少年MVPA影响的差异。
<strong>文章脉络:</strong>
1 问题的提出
2 理论视角与模型设定
2.1 TPB模型及应用
2.2 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身体活动
2.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基于研究目的与概念模型,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习惯行为对青少年MVPA参与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习惯行为对 MVPA行为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 H3:执行意向在青少年MVPA行为意向与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H4:METPB 模型变量对于青少年 MVPA 的影响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差异。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f7fe832260c6499e955d2958b26a4411" alt="" />
3 研究方法
3.1 测试及调查对象
3.2 测试、调查工具及指标
3.2.1 身体活动测试工具及指标
运用Actigraph GT3X型人体运动能耗监测仪(加速度计)测量MVPA时间。
3.2.2 METPB变量评价工具及指标
问卷分为 3 部分。
第 1 部分是样本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校等。
第 2 部分为 Hagger等制定的 TPB 量表
第 3 部分为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量表。习惯行为量表采用 Wang制定的量表, 对于执行意向,采用Brickell 研究中的 6 个题项进行测量。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dc18f97c49d528ce6c65909a39abca1" alt="" />
3.3 测试及调查过程
3.4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样本基本特征
4.2 青少年身体活动及METPB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bffe63cbbb37f3a4180a77dea45db42c" alt="" />
4.3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结果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5561205654dc42a898bf0fc9fd086098" alt="" />
首先对 TPB 模型(图 2)进行检验,结果为 χ2/df= 4.5,P<0.01;CFI=0.972;TLI=0.908,SRMR=0.042;RMSEA=0.08。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各指标均可接受。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c016ca8a8dee10d845e4e81efd68a68e" alt="" />
对 METPB 预测模型(图 3)进行检验,结果显示: χ2/df=1.528 ,P<0.01;CFI=0.705;TLI=0.436,SRMR=0.983;RMSEA=0.160。模型的拟合不佳。根据模型的修正提示,模型应增加“执行意向→习惯行为”路径。
4.4 METPB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MVPA意向与行为影响的差异
<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6b6da127789dc6d3050ad029b3697131" alt="" />
5 分析与讨论
5.1 METPB的模型验证
5.2 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MVAP行为意向及行为的关系
5.3 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青少年MVPA行为意向及行为的关系
5.4 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
6 结论、建议及不足
<strong>结论:</strong>
(1)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纳入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后,METPB显著地
提高了其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
(2)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 MVPA 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 31.4%的行为意向方差;
(3)行为意向和习惯行为对 MVPA行为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 18.7% 的行为方差;执行意向加强了行为意向朝实际行为的转换。
(4)METPB模型对于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 MVPA意向及行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规范对小学生与初中生MVPA意向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对高中生的MVPA意向并无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3个阶段学生的MVPA意向产生的影响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不断增强。
<strong>建议:</strong>
建议在小学初中阶段更多地加强父母、教师对其身体活动参与的正确引导,培养其对于身体活动参与的正确态度,鼓励及支持其参与身体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则应更多地关注其各种身体活动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以及为其身体活动参与提供场地设施和时间上的支持。
<strong>文章优点:</strong>
将TPB模型进行了优化,添加执行意向和行为习惯两个因素使得结构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度更高,更具代表性
<strong>文章缺点:</strong>
加速度计测量与问卷调查中缺失将近一半的样本,导致本文的总体样本数量较少
<strong>自拟题目:</strong>
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大学生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模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