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center>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褚昕宇,肖焕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5月</center>****
**研究目的:**
运用文献资料、德尔菲、层次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文章脉络:**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1.2 德尔菲法
1.3 层次分析法
1.4 问卷调查法
1.5 验证性因子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2.2 SRHI 得分与准则层相关性分析

2.3 模型验证


2.4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2.5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3.2 影响因素性别和年龄差异
3.3 建议
**结论:**
各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其中,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年龄越小,受到个人、家庭因素的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明显;16~18 岁年龄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但随年龄增长逐步降低。
**建议:**
1)本研究中发现,年龄越小对个人、家庭的影响越依赖,学校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而建议关注青少年早期锻炼习惯的培养,并关注青少年在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出现的锻炼习惯消退现象。通过影响因素线索供给,保持和巩固青少年的锻炼习惯。
2)在模型验证中发现,各层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存在多种交互影响,这也说明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影响程度的复杂性。这提示在实践中应更多关注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目标系统是体育锻炼行为开始的诱导因素,也是体育参与的起点,而后再有了父母的体育意识、同伴的陪伴、老师的指导之后,青少年的参与体育锻炼的观念才会得到诱导。因此,应当注重青少年锻炼意识的培养。
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发生了逐步的改变,目前青少年的锻炼习惯养成途径已从过去单一较固定的途径转变为多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式。建议在今后的锻炼习惯干预中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全方位影响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在青少年的不同生活场域、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使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文章优点:**
文章不仅分析社会生态系统四个层面对锻炼习惯的影响,还细致分析年龄和性别对锻炼习惯影响的差异性
**文章缺点:**
**自拟题目:**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