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单价、单数和连带率:提高门店销售额的杜邦分析
<p>销售额的杜邦分析图(引用自《数据化管理》):</p>
<p><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935ee3f2e85a4800915dc4aa04a51b85" alt="" /></p>
<p>销售额=成交单数✖️客单价。所以提高销售额,需要提高<strong>成交单数、客单价</strong>:</p>
<ul>
<li>提高<strong>成交单数</strong>,需要提高路过人数、进店率和成交率。
<ul>
<li>一般来说,进烘焙门店的客流很少闲逛(这跟服装不同),进门基本就是要买的,所以为提升“成交率”可做的工作不多。</li>
<li>“路过人数”跟商圈、位置有关,是门店选址需要考虑的,日常经营中靠门店的力量很难影响。(其实“路过人数”并不局限于门店的路过人数,在新零售的大旗下,线上的“路过人数”也有很多,不过线上的经营改进暂不在本文范围)</li>
<li>提升“进店率”虽可做些工作,不过进店率的监控需要额外硬件,很多门店不便直接统计、跟踪改进。所以大部分门店还是直接跟踪<strong>成交单数</strong>本身,并培训员工想办法改进。</li>
</ul></li>
<li>提高<strong>客单价</strong>,可做的事就多了。客单价=件单价✖️连带率,件单价=商品平均零售价✖️销售折扣。
<ul>
<li>商品的平均零售价。宏观来说跟品牌定位、消费者消费水平等息息相关,微观来说定价策略、商品结构等会影响零售价。定价过高可能会降低销量,这需要商家总部综合分析。</li>
<li>销售折扣,虽然搞促销活动可能提高成交单数,但利润下降可能得不偿失,需谨慎使用。</li>
<li><strong>连带率</strong>,指顾客每次购物购买了几件商品。是最重要也最可能通过门店努力去影响的一个指标。影响连带率的因素很多,比如下图所列:</li>
</ul></li>
</ul>
<p><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25842a8fc7e7dd18c633657b49decad0" alt="" /></p>
<p>为了方便商家门店随时跟踪、改进这些指标,我们提供了客单价、成交单数(客单数)、件单价、连带率的实时数据,在<a href="https://www.goodsfans.com/login">web网站登录</a>后进入菜单“数据分析”-“客单价”,可以按分店、时间段查询相关情况:</p>
<p><img src="https://www.showdoc.com.cn/server/api/attachment/visitfile/sign/83533b19847b8692b56578a0771a3757" alt="" /></p>
<p>对于烘焙门店,裱花蛋糕的平均零售价比面包等商品要高很多,为了避免蛋糕销售掩盖面包等销售中存在的问题,<strong>客单价支持剔除品类统计</strong>,比如剔除裱花蛋糕后统计。一般商家想剔除哪个品类统计是固定的,比如剔除裱花蛋糕是长期剔除、所有分店所有分析员都是按照一致规则去分析,可以选择“保存品类剔除”,保存后微信小程序端的统计也按此规则统计。(这是个高级收费功能,只在旗舰版哦~)</p>
<p>需要注意的是,上图表中“客单价X客单数”的数量并不等于营业额。即便不剔除品类,也是可能不相等的,因为退单场景在两种统计中需考虑的因素不同。客单数、客单价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运营,不是为了对账,请不要用于对账。</p>
<hr />
<p>名词释义:
严谨来说,客单价=销售额➗客户数,笔单价=销售额➗成交笔数。如果一个客人购买两笔订单,按客单价来算应该算1个客人,按笔单价来算应该算2笔订单。前文所述的“客单价”是销售额除以成交单数,按说更应该叫“笔单价”,但行业习惯叫客单价,我们也就沿用了“客单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