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
<p>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
唐芳武 ,王伟强 (体育学刊,第 31 卷 第 5 期 2024 年 9 月 )
研究目的:基于习惯控制及抵制诱惑的视角,构建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机制,从而有效落实“健康中国 2030”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文章框架:
1 相关理论和研究假设
1.1 心理韧性与体育锻炼行为
1.2 习惯控制的中介效应
1.3 抵制诱惑的中介效应<br />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EFA 分析
2.3 CFA 分析及信效度检验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性分析
3.2 检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第一,本研究验证大学生群体中性别、年级、家 庭居住情况和是否独生子女等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 响。
第二,本研究验证心理韧性、习惯控制、抵制诱 惑和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
第三,本研究总结出习惯控制在心理韧性影响体 育锻炼行为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抵制诱惑在 心理韧性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 应;习惯控制和抵制诱惑在心理韧性影响体育锻炼行 为过程中起到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
第四,本研究阐释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形成体育习惯和体育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和外部支持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有一定帮助。
文章优点:本研究首次从心理韧性的 5 个维度出发,细致地剖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进一步 揭示大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复杂性。研究整合习惯控制的习惯形成、 习惯评估和习惯调整,产生自我约束、自我吸引和自 我效能,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形成自律的体育锻炼 行为。链式中介具体作用机制的发现提供更为 精细和复杂的影响关系,揭示心理韧性如何通过习惯 控制和抵制诱惑这两个变量来影响体育锻炼行为。
文章缺点:
一是影响锻炼行为的变量很多,而本研究采用心理韧性、习惯控制和抵制诱惑这 3 个自变量是基于对优势变量的思考,在今后研究中将探讨更多的自变量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二是所有数据都来自广州地区抽样大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范围今后可进一步扩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