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 新时代学校体育“以体育心”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
<p>新时代学校体育“以体育心”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
谢四元 王树明(思想教育研究 2024年7月 第7期)
研究目的:为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以体育心”功能,需要厘清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与关联,明确“以体育心”的必要性,梳理“以体育心”的内在逻辑与践行策略,消除实践误区,从而推进学校体育实现“育心”。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逻辑分析
论文框架:
1.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与关联
1.1厘清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
1.2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联
2.学校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
2.1基于身体感知与生命意义的存在逻辑
2.2基于运动生化指标的生理逻辑
2.3基于人与人互动的社会逻辑
2.4基于学生发展的育人逻辑
3.学校体育“以体育心”的实践推进策略
3.1发挥社会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倡导珍爱身体与生命的意识
3.2赋能校园育体育心环境,愉悦学生身心
3.3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功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3.4创新体育教育模式,推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结论
新时代,学校体育在肩负起“育体”责任的同 时,还要具备独特的“育心”价值。学校体育“育心” 价值的实现,要走出只借助运动的“自然成就”谬区 与坚持高强度高密度运动量等误区,改进与创新学 校体育教育,在方式方法上深耕细作。深化学校体 育“以体育心”方式方法,要厘清学校体育促进心理 健康的逻辑基础,发挥教育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以 更为有效地协助铸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屏障。
论文优点:
这篇文章首先厘清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与关联,进而论述学校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明确“以体育心” 的必要性,梳理“以体育心”的践行策略,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论文缺点:
我认为可以在文章中加入更多的实例进行论述。
自拟题目: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