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研究
<h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研究</h3>
<p>朱晓敏 杜长亮 陈华卫 (体育文化导刊 2024 年 5 月 第 5 期)</p>
<h3>研究目的:</h3>
<p>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系统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育人功 能的价值、现实困囿,并提出实现路径。</p>
<h3>研究方法:</h3>
<p>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p>
<h3>文章框架:</h3>
<ol>
<li>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育人价值
1.1培养学生内在品格和关键能力
1.2 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1.3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li>
<li>现实困囿
2.1根本要求和内在特征的聚焦偏差
2.2场景构建和行动推进的模式单一
2.3合理认知和基础支撑的保障不足</li>
<li>实现路径
3.1转换发展范式:
强化体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明确体育学科的教学定位与价值追求;
推动体育评价的科学有效与过程优化。
3.2精准目标定位:
从长时段目标来看,应搭建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契合的育人场景;
从阶段性目标来看,需推动体育课程教学与育人的深度耦合;
从单元化目标来看,要把握体育课堂教学与健康促进的内在尺度。
3.3构建有序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体育通道;
明确社会发展与学生思想教育的体育责任;
坚守身体健康与五育并举的育人底线。</li>
<li>结语
<ul>
<li>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已成为共识。</li>
<li>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育人模式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革新现有体制下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观念认知,以及改革现有体育课程自身的缺陷。</li>
<li>建议在明晰核心素养根本要求和内在特征的基础上转换育人发展范式,精准育人目标定位,构建育人的有序结构,将高校体育育人的全要素、全资源、全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与协调配合。
<h3>论文优点:</h3>
<p>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育人探究 ——以北京市为例相比,此研究在2023 年 3—6 月对江苏、湖北、浙江、安徽、山东五省 35 所高等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相关状况进行 走访调研,范围更广,更具有现实意义。</p>
<h3>论文缺点:</h3></li>
</ul></li>
</ol>
<h3>自拟题目:</h3>
<p>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