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h2>一、基本操作:</h2>
<p>1、查看cpu和内存使用情况:top
2、查看应用pid:ps -ef|grep applicationName
3、根据pid查看进程:ps -ef|grep pid
4、根据pid杀进程:kill -9 pid
5、创建目录:mkdir pathname
6、删除目录:rm -rf pathname
7、复制文件到另一目录:cp filename pathname 若略过目录,则加 -r
8、解压文件:tar -zxvf filename
9、查看已安装的jdk/应 用:rpm -qa | grep jdk/application
10、卸载已存在的jdk:yum -y remove java-1.8.0.192-openjdk
11、安装jdk: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y
12、启动mysql:service mysqld start
13、重命名文件:mv sourceFile descFile
14、查找应用安装路径:whereis application
15、导出数据库:mysqldump -uroot -p ebg850>ebg850.sql
16、导入数据库:mysqldump -uroot -p ebg850<ebg850.sql 或者登录mysql之后,source ebg850.sql
17、./zkServer.sh start
18、创建用户及授权:CREATE USER 'username'@'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GRANT privileges ON databasename.tablename TO 'username'@'host';
19、查询 find / -name filename
20、查看centos版本信息 cat /etc/redhat-release
21、ssh远程登陆:ssh -p port username@ip,如:ssh -p 22 qiang@172.20.71.73</p>
<h2>二、文件基本属性:</h2>
<p>1、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ls -l
2、更改文件属组: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3、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组: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4、文件权限设置: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xyz表示数字</p>
<h2>三、文件与目录管理:</h2>
<p>1、列出目录:ls 参数,-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档(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2、切换目录:cd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上层目录 .当前目录 ~ 用户根目录 /根目录
3、显示目前的目录:pwd pwd [-P] -P: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连结 (link) 路径。
4、创建新目录:mkdir mkdir [-mp] 目录名称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5、删除一个目录空间:rmdir rmdir [-p] 目录名称 -p :连同上一级『空的』目录也一起删除
6、复制文件或目录:cp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参数较多,不列出来
7、移除文件或目录:rm rm [-fir] 文件或目录
8、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mv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9、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cat
10、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tac
11、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nl
12、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more ,less less可以往前翻页
13、只看头几行:head
14、只看尾几行:tail
15、文件链接:ln 加参数-s表示软连接,不加表示硬链接
16、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man [命令] </p>
<h2>四、用户和用户管理</h2>
<p>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useradd useradd [-cdgGsu 选项] [用户名]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2、删除用户账号:userdel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3、修改用户账号:usermod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4、用户口令[密码]管理:passwd passwd [-ludf] [用户名]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5、添加新的用户组: groupadd groupadd [-go] [用户组]
6、删除用户组:groupdel groupdel [用户组]
7、修改用户组:groupmod groupmod [-gon] [用户组]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 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8、用户在用户组间切换 newgrp [目标用户组]
9、查看当前用户所属组:groups
10、查看用户所属组:groups username[用户名]
11、将用户从组中删除:gpasswd -d userName groupName
12、查看所有用户信息:cat /etc/passwd
13、查看所有用户组信息:cat /etc/group
14、将用户添加到指定用户组:usermod -aG groupName userName 或者 gpasswd -a userName groupName</p>
<h2>五、磁盘管理</h2>
<p>1、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df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2、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du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3、查看内存、CPU、网络、磁盘使用情况:free -m、 top、 ifconfig、 df -h
4、查看系统上的硬盘:fdisk -l</p>
<h2>六、yum常用命令</h2>
<p>1、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br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包括check-update、update、install、list、remove、search、clean等
package:操作的对象。</p>
<h2>七、Centos7 防火墙</h2>
<p>1、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centos6.5下启动、重启、关闭 service iptables start、service iptables restart、service iptables stop)
2、关闭: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3、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4、开机禁用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5、开机启用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p>
<p>6、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7、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8、添加: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permanent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9、查看:firewall-cmd --zone= public --query-port=80/tcp
10、删除:firewall-cmd --zone= 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p>
<h2>八、开机自启</h2>
<p>1、对文件赋予执行权限 chmod 777 filename
2、增加服务(以mysql为例) chkconfig --add mysql
3、查询服务情况 chkconfig --list mysql</p>
<p>重启服务器:reboot 或者 shutdown -r now</p>